他是一名让病人可信、以命相托的医生;他爱岗敬业、医德高尚、把救死扶伤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处处为病人着想,精心诊疗每位病人,尽力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他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和好处……他就是沈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泉滔。 王泉滔出生在医生世家,从小就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看着大人给患者治病,为他们解除病痛,感觉医生是非常神圣的职业。在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时就暗下决心,立志将来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做一名好医生。”王泉滔说。 “急”,是急诊科的一大特色,发病急、来得急,更需要及时救治。 与死神赛跑。“时间就是生命,动作快一点儿,患者就多了一分生存的希望。”王泉滔这样对医护人员说,“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我们不但出诊要快,而且在仪器检查、手术治疗等环节上都必须跟得上,做到快一些、再快一些。” 不久前,沈丘县留福镇一位姓李的群众因喝农药,被“120”送进县医院急诊科。患者当时口吐白沫、大汗淋漓、瞳孔缩小、呼吸微弱。王泉滔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抢救,迅速为患者建立了静脉通路、洗胃、阿托品化、胆碱酯酶复活剂的应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症状,王泉滔迅速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切开。经过几个小时的全力救治,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王泉滔才松了一口气。后经医护人员精心救治,患者康复出院。后来,患者家属拿着红包紧紧拉住王泉滔的手说:“王医生,是你给了我们亲人第二次生命,也挽救了我们整个家庭,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这点儿心意请你一定收下。”“这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你们的心意我领了,钱是不会收的。”王泉滔说。患者家属十分感动,又赠送锦旗以示感谢。锦旗上书:医德高尚 技术精湛。 服务患者,一片真心。从医以来,王泉滔严格要求自己,想患者之所想,坚持把“大医精诚”作为行医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富贫、社会地位高低,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沈丘县新安集镇一位精神病患者武某突发急病,被“120”送到急诊科,王泉滔组织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转入病房治疗。病人痊愈后,其家人不愿接他回家。王泉滔向医院领导汇报后,医院免除了武某的一切治疗费用,又派车把其送回家。 带领团队,精益求精。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科室,医护人员往往是多面手。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治能力,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为此,王泉滔要求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在他的带领下,该科每天召开一次例会,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培训,让医护人员学习急救小常识。此外,科室医生轮流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全国和省级研讨会,学习先进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明显效果。 微笑服务,赢得称赞。急诊科是应对突发事情处置的科室,什么情况的病人都有。有的患者家属不在,有的患者是无主病人……王泉滔深知责任重大,救治病人从不马虎。有的患者家属不理解,对王泉滔和医护人员横加指责。这种情况下,王泉滔要求科室人员,不管患者家属态度如何不好,医护人员都要笑脸相迎,耐心细致为他们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达到患者满意。由于医护人员的微笑服务,该科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为这个职业努力奋斗,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王泉滔说。(记者 史书杰)
![]()
来自: 周口日报 ;原作者: 史书杰 一只丑丑的蛋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