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开封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农民增收“金钥匙”

2014-12-23 16:05 |原作者: 张仲鹏 | 评论: 0|来自: 开封日报

摘要: 记者张仲鹏报道 12月19日,在郑州打工的杞县圉镇镇孟大庄村村民孟宪启专门回家给大蒜浇水、施肥。孟宪启知道大蒜是我市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价格、质量有保证,去年他的3亩大蒜平均亩收入5000元以上,今年他又扩大 ...
       记者张仲鹏报道 12月19日,在郑州打工的杞县圉镇镇孟大庄村村民孟宪启专门回家给大蒜浇水、施肥。孟宪启知道大蒜是我市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价格、质量有保证,去年他的3亩大蒜平均亩收入5000元以上,今年他又扩大了种植面积。
 
  自2008年农业部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工作以来,我市已有杞县大蒜、汴梁西瓜、开封菊花3个农产品通过认定。打上“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后,这些农产品的身价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良好的市场反映使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受到各地追捧。“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作纽带,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配置农业劳动力,形成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为核心,加工、物流等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谈起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作用,市农林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副主任周兴滔滔不绝地说。

  “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的农产品是产于特定区域的最正宗的农产品,是可以做到‘极致’的农产品,带动力极强。”市农林局局长郭勇将农产品地理标志比喻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魔力棒”、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以及招商引资的“金名片”。“农业要强,必须农业品牌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一般都是品牌农产品。而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要高于品牌农产品,是有内涵、有‘灵魂’的品牌农产品。”郭勇如是说。
 
  农产品地理标志被称为“地理名片”。不过,我市这张“地理名片”还不够亮丽。郭勇认为,与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业大市的地位相比,这样的商标数量还相对较少。据了解,由于品牌农产品注册较少,难以发挥品牌优势,形成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如祥符区的花生、胡萝卜,通许县长智镇的岳寨苹果、孙营乡的土豆等。这主要是因为政府职能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和无形价值,缺乏足够的申报、培育意识。
 
  怎么发挥金字招牌的作用?郭勇认为,关键在于政府、协会以及会员要形成合力,共同做大做强本地区的农产品公共品牌。如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保证品质的一致性;通过多方宣传、品牌营销等途径树立品牌的公信力,使公共品牌真正深入消费者的心里,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政府应对品牌农产品进行政策、项目、资金等扶持。

来自: 开封日报 ;原作者: 张仲鹏 王珂珂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