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周口80后女孩 她把青春留给了乡里的那些孩子

2014-12-29 10:27 |原作者: 吴琼 | 评论: 0|来自: 周口网

摘要: 周口网讯:12月25日上午,当记者走进这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时,朗朗的读书声,整洁的小花园,让记者很难相信这仅仅是一所民办的留守儿童学校,而学校的校长是一位典型的80后姑娘,2010年2月11日,她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 ...

 


       周口网讯:12月25日上午,当记者走进这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时,朗朗的读书声,整洁的小花园,让记者很难相信这仅仅是一所民办的留守儿童学校,而学校的校长是一位典型的80后姑娘,2010年2月11日,她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她叫李灵。

       舍不得这些留守的儿童 她选择了回来

       李灵希望小学位于周口东新区许湾乡曾庄村,2002年,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姑娘李灵,没有像她的大多数同学那样留在城市,而是选择了回农村老家创办留守儿童学校。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从上学的时候起,每个周末回家,都会给这些孩子编辫子、化妆,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化好的妆有些孩子好几天都舍不得洗。毕业了我想,如果我走了,这些孩子们找谁呢,所以我就回来了。”
    学校从最初的一间瓦房,十几名孩子,每天孩子们都只能捧着碗挤在墙根里吃饭到现在有580名学生、28名教职工、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能容纳二三百人同时吃饭的大食堂,这中间李灵走过了12个寒暑,她把一个女子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统统奉献给了这些留守儿童。
 
 


      她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孩子们喊她“妈妈”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看着孩子们在身边我感到很幸福。”说这话时,李灵无法掩盖内心的欢愉,开心地笑着。可是更多的时候,她和孩子们“净唠些没用的”。
 
    “手冷不冷啊?”冬日暖阳下,她拉着单亲女孩小雪丽的一双小手问。
 
    “不冷。李妈妈,你哩?”
 
    “我也不冷。你有手套没有啊,要是没有,‘妈妈’就给你买。”
 
       学校里,很多孩子都习惯喊李灵“妈妈”,而至今仍是单身的李灵似乎也很享受这样的称呼,她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觉得很开心。”
 

 


       李灵喜欢孩子,一说起她的这群孩子,她的两眼就熠熠放光。今年教师节前夕,李灵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她教的第一届孩子,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看望她,“曾兰军和曾阿康是姐弟俩。从我办学起,两人跟着我上到小学毕业。今年高考,两人双双考入大学,其中姐姐曾兰军考进了复旦大学。”说起她的学生,李灵满脸的骄傲。
 
       学校越办越好,身上的担子反而越来越重

      如果说学校创办之初,李灵的责任仅仅是如何保证她身边的孩子有书读,有学上,那么她现在的责任就远不止这些了,她不但要让孩子们都有书读,而且还要想方设法的让他们读好书。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视野,她建起了图书室,目前已经拥有藏书万余册,除此之外,她还建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比以前强多了,农村孩子,让他们看看励志电影,学学传统文化,效果可好。上网查资料,现在的孩子打电脑可厉害了,比我还强嘞!”说起孩子们的变化,李灵的话瞬间就多了起来。
 

 

 

 

     “前段时间带孩子们去城里的学校参观,我看到孩子们在健身器材旁边玩的可开心,都不愿意走,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学校没有这些器材,我觉得是我的失职。”所以一回来,她马上就想办法给学校装了一批健身器材,“这样孩子们可以锻炼身体,接送孩子的家长也可以在上边锻炼”,说到这些她欣慰地笑了。

        其实,比起十多年前的一穷二白,李灵的学校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李灵还是不满足,她说每个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个计划,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现在她的计划就是要给学校建个塑胶跑道,“孩子们上体育课没有操场,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把塑胶跑道建起来,地方我都想好了。”

        一个计划实现了,另一个计划又来了,李灵似乎总是不满足,问她怎么样才算满意,她沉思了一下,说:“就是啥时候,一进校门让我挑不出毛病来,看哪哪顺眼。”
 


        记者 吴琼
 
来自: 周口网 ;原作者: 吴琼 一只丑丑的蛋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