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环保频道 环保美图 查看内容

网友盘点:2014三门峡为什么这么“火”(图)

2015-1-5 16:27 | 评论: 0|来自: 人民网

摘要: 2014年,三门峡火遍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腾讯等国内主流媒体围绕“三门峡舰入列、民生台帐、懒官懒政治理……圣洁的精灵—— ...

      

      2014年,三门峡火遍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腾讯等国内主流媒体围绕“三门峡舰入列、民生台帐、懒官懒政治理……圣洁的精灵——白天鹅”,大报、大台、大网,头版、头题、头条,名人、名记、名嘴,齐聚三门峡,不惜泼墨、不惜版面、大书特书……尤其难得的是,2014年末6日、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连续两次现场直播报道白天鹅,把内陆小市——三门峡,推向了全国,走上了世界,引发了空前的“三门峡热”,“羡慕嫉妒恨”啊!

      三门峡为何屡屡“中标”,世人缘何钟情三门峡?

     答案是什么?抑是三门峡舰的入列让国人振奋,或是为官不为在这里没有市场,还是白天鹅的魅力吸引了人的眼球……

     笔者认为,都对,也不完全对。大家都知道,媒体是很挑剔的,不是谁说驾驭就能驾驭的,你想让一个媒体说好容易,你想让主流媒体都说好,真有点蜀道难,难以上青天的感觉。那到底因为什么呢?我们不得不看看这座城市发生了什么?

      现任市委书记杨树平曾有一段精彩的演说:“如果我们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追求污染的GDP,虽然能一时打造所谓的“政绩”,博取施政者个人的名利,但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祸害的是生态和环境,伤害的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福祉。”这样的理念促使三门峡的当家人“清醒了头脑,坚定了方向”。

      2008年以来,三门峡市作为一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抓住国际经济危机倒逼机制,加快转型步伐,強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坚持“做足加法、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加快新上节能环保项目”、“做好减法、淘汰落后产能”、“做活乘法、不断挖‘脑矿’引进更多人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关闭了20多家小电厂、800多家小冶炼厂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

     五年来,在保持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的情况下,万元GDP能耗下降36.98%,万元工业增加值下降70%。采掘业和资源初加工产业比重下降了12.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比重上升了11.3个百分点……

      目前,三门峡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0.72%、居全省第1位;市区建成区绿地率46.23%、绿化覆盖率49.86%,人均公园绿地19.1平方米,市民步行5分钟即可进入城市公园绿地,每年的优良天数年平均300天以上。今年10月份,河南省环保厅公布的空气质量,三门峡在全省排名第一……

     三门峡的转型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央视等权威主流媒体誉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缩影”,并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桂冠。

      这些数据枯燥乏味,但这些数据却记录了一个城市“壮士断腕”的嬗变,“刮骨疗毒”的阵痛,也承载了一届政府的不懈努力。对于一个资源性城市,谁不希望“华丽转身”,谁想步入云南个旧的后尘?

      三门峡给我们一个经典的范例,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抱团取暖渡难关,壮士断腕绘宏图,经济转型不懈怠,全面发展显实力——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天蓝,地绿,水清,人美,白天鹅自然喜欢上这座美丽的城市,天鹅之城的品牌才会响遍大江南北,天鹅之城的魅力才能抓住媒体的眼球。主流媒体的集体动作,绝对不是三门峡重视宣传,更不是媒体偏爱三门峡,我想更多的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更是对执政者良知的拷问,对百姓期盼的呐喊。

     这样看来,三门峡的“火”,当之无愧,不足为奇也。

来自: 人民网 ;燕子同学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