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曹自堂有两大喜事:先是被评为周口惟一的全国种粮大户,又成为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全市72名优秀人才之一。他没想到,一个农民竟有这么多收获。 曹自堂是西华县逍遥镇的种粮大户,他的收获源自对农业的投入。看看2014年他的收成:小麦良种7000多吨,大豆2000多吨,用作青贮饲料的玉米秸秆4000多吨,小香葱180多亩…… 今年40多岁的曹自堂,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能人。早年从事养殖,几年前种过蔬菜,都干得风风火火。2010年,他看到粮食生产的希望,转身希望的田野。在逍遥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他流转了1100多亩地。曹自堂言语不多,但心劲儿特大。1100亩土地,他还嫌少,又通过其他途径在漯河、驻马店及我市的太康托种了16000亩地。种这么多的地,曹自堂该有多累呀?其实不然。曹自堂自信地说,虽然地多,管理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都是健康发展、良性循环。曹自堂种地有自己的招数。他与郑州一家小麦研究所合作,把1100亩地用来繁育小麦良种,良种的销售价格比普通的高出一两倍。秋天,他的品种玉米快成熟的时候,青青的秸秆连同玉米棒整个卖给西华、扶沟的养殖专业户,一亩地收入1000多元。2014年年底,曹自堂收购一家种业加工生产公司,同时敲定与国内一家研究所合作,2015年秋季繁育大豆新品种,还计划培育紫薯等新品种。 在曹自堂的办公室,他拿出一摞刚刚从省里领回的证书。前不久,他选派合作社20多位年轻人到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接受培训。大伙学得很过瘾,人人合格发证。这两年,曹自堂经常选派合作社的社员外出学习,学成之后,帮他管理17000多亩地。曹自堂还聘请西华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陈洪昌为科技顾问。技术讲座、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等技术服务,陈洪昌全权处理。曹自堂说,有了这些科技力量的支撑,他省心多了。 走进曹自堂的麦田,我们并没有觉察到什么特别。他提醒大家注意脚下。果然麦苗并非一排排整整齐齐,苗与苗之间呈三角形分布。曹自堂解释说:“这样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去年种麦时,曹自堂使用一种新型播种机,种肥同播,宽幅精播。仅此,他今年的小麦就有了先天优势,浓绿硕壮的麦苗,每株就有七八个蘖,而同期其他麦田的麦苗才有三四个蘖。 站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曹自堂吐露心声,今年要建成家庭农场,新建良种仓库42间,农技培训中心180平方米,购置最新型农机12台,力争再当全国种粮大户。 ![]()
来自: 周口网 ;原作者: 王锦春 张猛 不离;不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