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山脚下的济源市,2012年就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低碳城市”。 让我们从在政府机关工作的赵松岩的生活中管窥一下当地居民的低碳生活吧。 1月19日,早上上班时,赵松岩从河合居委会出发前往单位,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步行。“一公里左右的路程,也就10分钟时间,节能环保又健身。”9时30分,需要到沁园路参加一个电视电话会议,他选择骑行。他来到大门外的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刷卡后骑上自行车一路前行,然后走楼梯进入会议室。会议结束后,他前往济源市委送交一份材料,他选择乘坐油电混合动力的绿色公交车。“不是万不得已,我从来不打的。坐公交车多舒服,又宽敞又干净又环保,何乐而不为呀!”下午送孩子去学习班的时候,他开着刚刚购买的力帆纯电动轿车,“这车好,不仅没有尾气污染,也没有噪声污染,又清新又清静。” 在赵松岩的家里,记者看到,他们家也是“低碳到家”——气灶里冒的是天然气的火焰;水管里流的热水是太阳能的;家里的每一盏灯虽小且亮,因为那是LED的。这还不算多,他领着记者继续介绍更多的“低碳细节”:“抽水马桶是节水型的,冰箱和空调都是无氟的,孩子用的演草纸都是正反两面使用的,淘米洗菜水是用来浇花冲马桶的,家里的购物袋都是可以长久使用的。” 赵松岩真不愧是一个“低碳达人”,也正是无数个像小赵这样的“低碳达人”,才使得济源市“国家第二批低碳城市”这样的“生态名片”实至名归。济源人奏响了“低碳交响曲”—— 1100辆公共自行车在市区基本实现全覆盖。 36辆使用油电混合动力、20辆使用LNG燃气和20辆使用CNG燃气的绿色公交车行驶在市区的大街小巷。 已经竣工的黄河小浪底水电工程和正在建设的沁河河口村水电工程,将为济源送去更多清洁能源。 今年年初,位于济源市下冶镇大岭风电场的首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2013年,济源市首个家庭太阳能发电站在玉泉街道一居民家中发电并网。目前,该市已建成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达37.5MW。 截至目前,济源市已有5万户农民使用上沼气,已占全市适宜建设沼气用户的86%。 …… 因为低碳,老百姓明显感到天越来越蓝了,河水越来越清了。据该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济源市优良天数达258天。一位客居济源的诗人在大峪镇的青萝河畔这样写道:“仰望蓝天的蓝,白云的白,一缕淡淡的乡愁,在小河畔浓浓地弥散开来,并挥之不去。”
来自: 中国共产党新闻 ;燕子同学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