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网-淇河晨报消息 (记者 刘倩倩)“女儿上小学和初中时是天天见,上高中时是一周见一次,上大学时一学期能见一次,有了工作后,可能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了,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伤心。” 8月底,独生子女琳琳(化名)去海南上大学了,妈妈张钰送女儿上学回来后,每天担心女儿,看到女儿卧室空空的,张钰偷偷抹眼泪,整日睡不好、吃不香,不得不走进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辅导,而她只是众多提前感受空巢的家长中的一位。 暑假结束,学生们要开始新学期的生活,而习惯了操心的父母们突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以孩子为重心的生活被打乱,以此引发了各种不适应。9月2日,记者在位于淇滨区黎阳路的一家心理咨询室见到了因为女儿去外地上大学而有些抑郁的张钰。 “女儿上小学和初中时是天天见,上高中时是一周见一次,上大学时一学期能见一次,有了工作后,可能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了,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伤心。”张钰说。 女儿上大学去了,妈妈没了精神支柱 “我和女儿感情特别好,她读高三的时候在家住,无论她写作业到多晚,我都会给她准备好宵夜,早上给她做早饭,看她吃得香甜,边吃边说学校里的趣事儿,我感觉生活很幸福!”陪伴女儿走过紧张的高三生活,在女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张钰又开始忙活着给女儿做被褥,每天带着女儿逛街买东西,置办生活用品,“孩子没走时,我就有各种担心,到学校能吃习惯么?会不会被欺负?和同学处不好关系咋办……”说着,张钰眼圈泛红,又要掉眼泪,“想到女儿的背影,我心里就很难受,在新郑国际机场,看到载有女儿的飞机飞走了,我的精神支柱也没有了。”张钰说。 “前两天我和她爸爸吵架后,我就更想念我闺女了……”张钰说,女儿上大学后,她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闷闷不乐,不愿出门。 学会放手,家长要找回自我 据心理咨询师段改荣介绍,随着大学的开学潮,心理咨询室会迎来很多空巢家长,孩子上学去了,意味着维持了十几年的家庭生活被打乱,很多父母在心理上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段改荣认为,家庭成员因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不同,对待孩子长大后高飞时的情感应对方式也不尽相同。一些家长对孩子万千宠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一切。之前,父母陪着孩子努力学习,甚至承包了孩子大量的生活杂务,尤其是共同应对了紧张的高考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但一到开学,孩子一走,父母在短时间内变得无事可做,原先的生活习惯完全被改变,一下子有种失落的感觉。 此外,家庭成员都在家的时候,家里显得很热闹,孩子又是最好的矛盾消除剂,一旦孩子长期不在家,夫妻俩相顾无言,一旦有不称心的事发生,就会引发吵架,导致夫妻感情变得紧张。 段改荣认为,孩子不在身边,对于夫妻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是在帮助父母找回自己,因此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经营好二人世界上,这样做既有利于调适心情,也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 段改荣告诉记者,孩子大了就得学会振翅高飞,父母要学会及时放手,甚至要做孩子高飞的推手。经常在眼前晃悠的孩子突然不在身边,父母感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关键是父母要正确认识孩子不在身边的现象,孩子在外求学是为将来做准备,孩子长大了迟早要独立,父母何不调整好心态,及时转移自己的生活重心。闲下来的父母可以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向年轻人学习社交工具,刷刷微博、微信,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心态变年轻,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及时关注孩子的新动向,可谓一举两得。家长还可以走出去,多交朋友、多参加社会活动。
来自: 鹤壁网 ;不离;不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