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阅读现状堪忧。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仅为76%,比上年下降1%。”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主委马秀珍呼吁,应建立促进中小学生阅读的保障制度。(3月12日 新华网) 什么导致了中小学生图书阅读率提不上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学生阅读不重视。当下,学校迫于学生升学压力,只重视学生成绩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要学生多多阅读又不能很快提升成绩,因此教师对于学生阅读也就放松了要求。其二,学校能够供给学生阅读的图书匮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设立图书馆,这种情况农村学校尤其突出。有的学校现存的图书还是十几年前出版的,这些图书对学生来说由于跟不上时代,很难让他们产生兴趣。其三,家长对孩子图书阅读不重视。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好好学好知识、考出好成绩至关重要,而图书阅读费时对孩子成绩提高也不大,所以许多家长忽视了指导学生读图书。 其实,让孩子多读读图书,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大有裨益。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大加肯定阅读的重要性,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较强的阅读能力。人的大脑好比待垦的荒地,广泛地、高品位地阅读能够使它成为沃土。只有在这样的沃土上才可能长出参天的智慧之树。儿童的学习越吃力,越要鼓励他们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否则,学习将是枯燥和无法忍受的。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聪明,而是思维暂时处于沉睡状态,唤醒思维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多读有益的课外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让孩子多读图书的重要性。 那么,该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图书阅读率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要重视起来,不断为学生提供好图书,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学校可以开展“校园阅读月”、“阅读之星”等活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督察学校学生图书阅读情况,并将结果纳入对学校领导人的考核范畴。另一方面,家长应积极指导孩子读好图书,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读物,要注意知识面广,体裁多样,如童话、故事、科普等,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
来自: 中国教育网 ; 呢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