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全市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现场会在叶县常村镇西刘庄村举行。来自鲁山县、宝丰县、郏县、舞钢市、石龙区的扶贫干部会聚一堂,学习叶县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建设的先进经验。 叶县是国务院扶贫办2006年建立的首批互助资金试点县之一。目前,叶县贫困村互助社总数达到88个,累计发放借款1.3亿元,互助社资金总规模达到2060万元。互助社入社农户超过1万户,农户缴纳互助金达到300万元,基本覆盖了有劳动能力的常住农户,实现了持续滚动发展。叶县互助资金项目的成功运作,被国务院扶贫办称之为“叶县模式”。 据市扶贫办副主任周卫东介绍,扶贫互助资金,既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又创新了财政扶贫资金的用管模式,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变“输血”为“造血”,为贫困群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今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互助资金试点项目。 叶县常村镇西刘庄村是我市最早实施互助资金试点项目的贫困村之一。通过互助资金的扶持,该村目前已经形成了养羊、林果两大主导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 3月27日下午,西刘庄村扶贫资金互助社理事长刘随伸过了把“教授瘾”,向前来取经的“学员”传授经验。 “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调整了互助社实施方案,将原本用于村公益金的10%占用费提取出来滚入本金,并提高单笔借款额度,以满足社员的需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助社的发展。” 刘随伸说。 在参观了西刘庄村资金互助社的手工账、电脑账后,宝丰县扶贫办负责人李战有感慨道,借款额度小,无需担保,这种扶贫模式针对性强,有效地将扶贫资金用到贫困群众身上。“来之前,我们的规划是首批开展3个试点村,看到这样好的效果,回去准备再增加两个。” “叶县互助资金项目的顺利运行得到了贫困群众的‘青睐’。”周卫东说,从叶县近年的互助社试点工作来看,虽然扶贫互助资金规模较小,但是始终坚持以贫困户为对象,以促进增收为目的,把扶贫资金由政府无偿投入转变为有偿周转使用,提高了贫困村、贫困户的自我积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济和持续发展能力。“这种扶贫模式非常值得在全市推广。” “根据目前各县(市、区)上报的实施规划统计,预计投入近1800万元,在全市50多个贫困村中开展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周卫东说。(记者张亚丹)
来自: 平顶山新闻网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