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河南商丘:判决书前后矛盾疑似断冤案

2015-4-2 17:41 | 评论: 0|来自: 中国网

摘要: 司法公正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底线,去年年底,深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内蒙古呼格案的平反昭雪,彰显了司法部门有错必纠、有冤必反的决心。但是在河南省商丘市,一起刑事案件的判决书中,却发生了多处前后矛盾的措辞,此外 ...
 
   司法公正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底线,去年年底,深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内蒙古呼格案的平反昭雪,彰显了司法部门有错必纠、有冤必反的决心。但是在河南省商丘市,一起刑事案件的判决书中,却发生了多处前后矛盾的措辞,此外,案件的审理时间及判决书的送达时间严重超期,这个过程让人质疑。
犯人殴打犯人,值班民警被指共同犯罪

  李华原是河南商丘监狱的管教民警,一级警司,如果不是发生了犯人殴打犯人的事件,他至今应该还是一名令人尊敬的民警。

  2006年4月10日,李华值班期间,所在监狱发生了犯人教员殴打“不听话”的犯人郑某并致其轻伤一事,当年5月,李华等人被刑事拘留,此后不久被逮捕。

  检察院指控,李华及其它几位当事人的行为属共同犯罪,构成“虐待被监管人罪”,商丘市梁园区法院因此判决李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据了解,检察院及法院之所以认定李华为共同犯罪有两个原因,其一,经多名参与殴打的被告证实,案发前,作为监狱民警的李华及孟伟在给他们开会时曾经说过,对于那些不配合集训的服刑犯可以使用禁闭室的警械殴打,但是不要打头、胸等要害部位,可以打屁股,不要打出明伤,而此次被打犯人郑某的伤就在屁股上;其二,殴打犯人的禁闭室离值班室不远,值班民警完全可以听到郑某被打时的求救声,但是民警却没有即使制止,因此造成了郑某的轻伤。

  对于检察院的指控及法院的判决,李华感到自己是冤枉的,因为他们所指控的事自己从来没有参与过。

被冤民警质疑判决书前后矛盾、法院严重违规

  据李华反映,当天自己和孟伟搭班,但孟伟是内监队长,自己是他的下属,给服刑犯人开会时孟伟确实说过上面的那些话,但是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个很多在场的人可以作证,而法院的庭审笔录里,几位犯事的犯人也明确表示,那些“训导”是孟伟说的,李华并没有说过同样的话。但是对于这些证词法院和检察院都视而不见。

  对于另一个指控李华更是难以接受,因为最后还是他听到禁闭室的呼救声冲进去救下了被殴打的郑某,这一点也得到了郑某的证实,但法院这么能忽视这件事而将自己视为共同犯罪呢?

  李华同时指出,商丘市梁园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前后矛盾,令人质疑。他翻着判决书说:“在第三页上写的是我们民警指使犯人教员将郑某拉进禁闭室殴打,而在第八页上却又写着我们民警对殴打行为听之任之、默许,这种前后不一的表述让人感觉审判不公正、不客观。”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的发生让李华感到法律并不像老百姓想象中那么公正和威严,因某些司法部门的工作作风问题,使法律的威严及公平、公正性受到很大的挑衅和侵害。

  自己被冤枉了,为了洗刷罪名,讨回公道,刑满后,李华走上了漫长而艰难的申诉之路。

  2008年,李华向商丘市梁园区法院提起申诉,8月7日申诉被区法院驳回;随后李华申诉到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年2月23日,申诉又被市中院驳回。2009年4月,李华再次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再审,省高院终于受理,并与2009年7月下达《刑事决定书》,指令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此案,但商丘市中院一直拖到2010年的10月,时隔一年多之后才下达了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书。

  国家《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案件的审理期一般是3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但不能超过6个月,而李华的案件居然拖了一年多才审结,存在严重违规,法院的工作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更离奇的是一年多以后,2011年11月,李华的家人才从快递手中收到姗姗来迟的判决书。

  一个普通的案件,从申诉到判决再到当事人得到结果,前后耗时4年,对此,李华无奈地表示,老百姓打不起官司,耗不起工夫啊。

当事人质疑:法律的公平难道是口号

  事发至今已过去9年,李华从一个令人尊敬的人民警察变为罪犯,造成他命运如此巨变的是人为的冤案。

  李华有一个不是很富裕但却非常幸福的家庭,妻子没有任何收入但安心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一家4口靠着李华微博的收入快乐的生活。

  事发后,李华被开除公职,全家失去唯一的经济来源陷入极度的困难中,现如今,李华的两个已到了就学的年龄,为了生存李华到处打工,难以和家人团聚,而罪犯的“帽子”又始终沉甸甸地压在心上,让李华和家人抬不起头来,他多么希望司法公正的曙光能照在他的身上,为他洗去冤屈,还给他清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法治社会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有错必纠的法治精神。

  但是,国家的法规在有些人的眼中却只是一纸空文,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怕受牵连、被问责,根本没有勇气去纠正错误,因此造成了司法机关纠错的艰难,殊不知,冤案会造成百姓对法律的失信,会对一个家庭和人的一生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希望河南省的司法部门本着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能重新正视李华一案,还他清白,也让百姓们相信法律是公平的。


2008年李华申诉,2009年7月高院指令商丘市中院再查


2010年10月商丘中院下发判决书,此时已逾期一年多


2011年11月,李华家人受到快递的判决书


商丘市梁园区法院一审判决书第3页多次使用指使一词


商丘市梁园区法院一审判决书第8页改变用词前后矛盾
来自: 中国网 ;张亚鸽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