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此时,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已故的亲人和先烈,寄托哀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在清明拜祭时还有不少不文明现象,互相攀比,讲究排场,肆意点烛放炮、焚烧纸制品等。更有甚者,个别商家借“节”造势,挖空心思地开发出五花八门的祭祀商品,使得祭扫活动乌烟瘴气,而且不断升级换代。 前人称清明时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而祭祀活动中的庸俗之风,却为清明节平添了污浊之气,更让清雅深沉、诗意浓郁的清明日变得“火气十足”、“俗气四溢”,弄得逝者不安,生者劳烦,这与“清明”节日是不相协调的。 清明祭祀既要做到生态环境的清明,也要做到人的清明。祭奠先人先烈倾注于心灵祭祀,而不能太看重外在形式的祭祀。那种花费巨资营造氛围的祭祀形式尽可消弭,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更要祛除,推行“清洁而明净”的祭祀。 半个多世纪以前,人民作家老舍先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且别忙着去烧纸,还是给逝者献束花吧……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让清明节真正“清洁明净”,就需要我们在清明扫墓时,注重节约资源、净化环境、身心健康,提倡文明、环保、自然的祭奠方式,这实际上是对先人先烈最起码的尊重。
来自: 网易 ;燕子同学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