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苏醒。当你行走在周口中心城区数条去年刚刚改造过的大道上,看着清洁的路面、道牙上排放整齐的车辆、有序经营的店铺,配上两侧精心栽培的花木、草皮,感到几分养眼、几分惬意。这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美景,是与周口中心城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全面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的努力密不可分的。“中心城区变化太大了,是凤凰涅槃,是大气磅礴。”不仅生活在中心城区的居民这样说,而且近期来过周口或者春节返周的人也纷纷给出这样的好评。 2014年,按照周口既定“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将市级城市管理部门日常维护管养、卫生保洁、公共服务的诸多职能下移到中心城区4个区、15个办事处(乡),进一步减少市级城市管理事项,扩大区级城市管理权限,专门成立的城市管理机构(市城管委)通过建章立制、严格考核考评的形式,每月评出先进和落后。市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先进和落后单位进行重奖严惩,逐步建立了“以区为主、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具有周口特色的大城管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城区环境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建章立制:让城市管理精细化 城市发展,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自2013年中心城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周口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徐光为政委、市长刘继标为指挥长、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为副指挥长的创建工作指挥部,把加快中心城区发展作为周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将加强城市管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九大攻坚”和“十大建设”任务,提升到了民生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锋兼任办公室主任,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门力量负责抓,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协调指导、部门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为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周口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先后出台了《周口市中心城区城市容貌管理标准》和《周口市中心城区城市管理监督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通过建章立制,使中心城区的城市管理有章可循。为把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到位,周口又先后实行了城市管理联席会议、月台账管理、考核奖惩、月例会等一系列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标准不一、管理不细等问题,全市形成了明争暗赛、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各区和城市管理责任单位在具体工作中谋实招、思创新,采取了不少好的措施,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和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网格”服务:让城市环境更美好 “城市市容及环境卫生实行‘网格’管理是通过执法和管理人员在最基层的巡视、发现、处置、反馈等,落实城市管理责任。”据了解,以往街面管理都是城管、环卫、绿化、市政等部门各自为政,在某种程度上是资源浪费。现在把各行业力量整合,使他们行使职能时,兼顾其他行业,发现并处理“网格”内所有问题,这也是将“大城管”的城市理念落到实处。采访中,各区城管局和部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实行“网格”管理后,执法管理人员工作“下沉”,不仅消除了管理死角,更杜绝了以往一些极易反弹的现象。 “城市管理人员‘下沉’,实施‘网格’管理,川汇区的城市管理效率得到提升,渐渐走出了‘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近日,记者来到中心城区七一路、八一大道等多条城区主干道上,看到路两边干净整洁,商家店铺门前也没有乱摆乱放现象。川汇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徐德志告诉记者,这两条路上以前可以说是出店占道经营现象遍地开花,往往是城管执法人员前脚走后脚他们又出来。为此,他们创新管理手段,除了让各办事处采取定人、定路、定责办法外,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中队,并将他们派驻到几个城市管理工作难度比较大的办事处,按属地划分实施“网格”管理,职能“下移”,强化了区城管局和乡办城管中队的执法力量,实现了辖区城市日常管理全覆盖、无死角,很快让市民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让辖区的市容环境、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多措并举:让城市幸福指数提升 2014年,按照市城管委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市级每月不少于5次、区不少于7次的要求,周口各级城管部门从解决城市乱象入手,大规模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有效治理了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城市顽疾;从治理人、车入手,开展了交通秩序的专项整治活动,以点卡线、由线到面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的三轮车,成效显著;通过集中开展渣土清运、商报亭治理、路灯全面检修等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不规范、不文明等现象。 另外,周口去年还从提高市民素质入手,在“两报两台”设立“加强城市管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等5个专栏专题;在市区主要路段、窗口部位设置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200多块;在沿街墙体设置文化宣传墙30多处,3万多平方米;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手机公益短信60多万条,全方位、多层次、广视角,向市民群众宣传文明礼仪、城管法规,教育引导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增强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 再接再厉:让魅力三川和谐宜居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是管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脏”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个别区域、路段、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内果皮纸屑、白色垃圾仍随处可见,城中村、河道等处垃圾死角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等;“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如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市场外经营、乱设夜市摊点等现象存在反弹,部分路段存在非机动车辆、经营摊位乱摆乱放等现象;“差”的问题还解决得不彻底,有些地方整治不细,有些地方管理标准不高,群众时有投诉。二是长效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长效管理的制度、手段、措施还不十分到位,城市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缺位、越位、失位现象。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如环卫设施建设、停车场建设、集贸市场建设滞后,造成垃圾随意倾倒,车辆乱停乱放,流动经营、占道经营疏导困难等问题。四是个别部门不能尽职尽责。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一味强调困难,安排部署的工作不能很好地落实,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内部缺乏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干好干坏一个样。 正如一位市领导所说,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的工作,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弹。因此,需要我们发扬打持久战的精神,不断巩固和扩大已取得的成果,把城市管理工作推向更高层次。2015年,周口将会继续推进城市管理职能重心下移,把该放的权,下放到位;进一步创新考核机制,兑现奖惩,夯实管理责任;通过建立完善领导和督导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不履行职责、不落实任务、失职渎职等现象,要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中心城区城管“升级版”,为建设“活力三川、魅力周口”再做新贡献、再写新华章!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周口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和谐美好。
来自: 周口市政府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