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8月入住位于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的百亚伦工业园,安阳市精工门窗有限公司的门窗订单就不断,这让该公司负责人陈刚见人便夸标准化厂房的好处:“建一座厂房少说也得几百万元,租这间2000平方米的厂房一年租金才10万元,我们手里流动资金充足,企业发展顺风顺水。” 虽说正式投入生产才短短几个月,陈刚却有了增加设备、扩大产能的打算。“车间内的事儿归你管,车间外的事儿全部交给园区和集聚区管委会,这里就是创业的热土,企业想发展不好都难。”陈刚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在位于龙安区的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像精工门窗有限公司这样通过租用标准化厂房走向良性循环的企业还有不少,龙安区马投涧镇党委书记、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全生断言,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入住标准化厂房实现跨越发展。 和百亚伦工业园一路之隔的是正在建设的聚升多层标准化厂房项目。4月7日,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塔吊林立,焊花飞溅,拉运建筑材料的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争分夺秒加快项目建设。河南聚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晓东告诉记者,项目去年11月才开始建设,如今4层共计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2层即将封顶,预计整个项目到今年6月全部建成。 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安阳市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但刘全生认为,只做这些还远远不够。 自2012年12月集聚区南移至龙安区马投涧镇以来,龙安区把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惜代价,大力度投入,大规划建设,迅速搭建发展框架,打造龙安区对外开放高地。 去过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的人总会情不自禁地为新修建的“五路五桥”竖起大拇指。修建在丘陵地区的工业大道、龙康大道、中州南路、太行南路、文昌大道和中州南路五八渠桥、太行南路洪河桥、太行南路五八渠桥、太行南路南水北调桥和太行南路南林高速公路桥,不仅仅让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更是打通了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的经济血脉。 投资1000万元的10千伏电力公共专线、投资500万元的通信工程已经完工,投资1500万元的天然气工程年底完工;总长2.6公里、投资4800万元的鑫康大道西段和安康大道西段已完成招投标程序,鑫康大道已开工建设;投资8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一期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报告、环境监测、专项规划等前期工作,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土地流转和围墙建设;110千伏变电站设计已经完成,选址已定,省有关部门正在审批……伴随着“2111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强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一举拉开了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框架,园区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活力全面激活。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13%;税收7238万元,同比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41.5亿元,同比增长303%;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5亿元。刘全生表示,下一步,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将着力抓好产业集聚,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程,着力抓好招商引资,着力抓好融资平台建设,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环境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来自: 华夏经纬网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