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饱含着汗水,奖牌凝集着艰辛。周口市中心血站全体干部职工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完成“四制”工作任务为抓手,以保障临床血液供应为目标,完善血液监督管理体系和采供血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进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市已连续六届(十二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无偿献血成果 血液,被誉为“生命之河”,也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血流不止,生命不息。 血液,至今尚无法用人工制造,因此,医疗所需要的血液只有靠人类用爱心提供——献血。献血就是我们以互助的精神,为拯救需要输血的人,献出自己的血液。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无偿献血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严把质量关,保质保量完成采血、检测、制备、供血等各项工作任务。市中心血站全体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奋进,把“捐血献爱心、用血请放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达到家喻户晓。2014年,全年采血53869人次,采集血液103197个单位,达21吨;固定献血28892人,成分输血率99%。 加强工作监管,落实整改方案 为了评价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以及验证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心血站每年都不断改进制定内审计划。对审核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预防和纠正措施。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的专项整治,中心血站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让人民群众和用血医院都很满意。 精益求精,提高工作技能 中心血站积极开展临床输血技术培训,提高临床输血技术人员输血前相容性实验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规范输血前检测流程和技术操作方法,加强输血安全意识。为此,他们每年都邀请国内输血界知名专家来周口授课。对体检医生和采血护士进行专项培训,提升解决献血不良反应的能力,现场指导医护人员如何进行献血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理措施;为提高服务水平,邀请移动公司服务礼仪培训讲师对全体人员进行服务礼仪培训,强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沟通能力,让献血者和用血者满意。 创新模式,建立稀有血型库 中心血站每年组织召开全市稀有血型献血者联谊会,进一步壮大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全市稀有血型患者临床用血提供了保证。 2014年,中心血站积极开展异地用血偿还和医院用血直报工作,大大方便了患者。2014年用血偿还641人,返还血量528300毫升,返还金额达696610元。 严把血液质量,确保用血安全 为确保血液质量,中心血站对献血者严格核对有效身份证件,严把用血安全源头关;利用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全自动血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严把血液质量检测关;利用专用试剂冰箱、低温操作台等设备,保证血液始终处于冷链状态;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覆盖采供血全过程,强化了血液安全监管手段。周口市中心血站在省内率先引进了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使成分血分离工作处于省内领先水平。有效的屏蔽措施和检测手段,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 宣传形式多样,拓展献血途径 中心血站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为广大市民介绍《献血法》及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做好献血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弘扬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高尚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了献血有益之处,自觉地把无偿献血看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公益行动;在市中心建立献血点和宣传点,形成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及时解答市民对于无偿献血的疑问。为进一步扩大采血范围,方便基层献血者,中心血站还组织采血车进乡镇,下基层,缩短献血者服务的距离,解决了农民献血的困难,这种服务模式的建立,掀起了农民献血的热潮。 稳定献血队伍,扩大血液储备 近年来,在全市的无偿献血人员中已建立了一支稳定自愿的无偿献血队伍。固定献血人员已达28892人,遇到紧急事件,及时传递信息,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来,可有效缓解临床紧急用血的压力。 爱,在我市广大人民心中流淌着,无偿献血已经成为我市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随着我市无偿献血队伍的慢慢壮大,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无偿献血工作将会持续健康发展,无偿献血这朵文明之花一定会越开越艳!
来自: 周口日报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