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全省各项经济数据及排名中,陕县在全省108个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排序中居第28位,比2013年上升20个位次,再创历史新高。该县特色商业区建设持续发力,继2013年度在全省116个特色商业区绝对量综合排序第15位后,在2014年度全省176个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绝对量排序取得第12位的好成绩,全县第三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目前的37.6%,显示出特色商业区建设在陕县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陕县围绕“四大一高”战略,把特色商业区作为实施“三产活县”、壮大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按照“一轴、一廊、四街、五片区”规划布局,立足资源开发、突出温泉特色,推动相关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着力打造三产服务业高地。目前,该县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120家,规模以上企业37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 筑牢基础开拓发展空间。该县结合城建和大旅游工作,强力实施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全长23.6公里的彩色旅游环线和铁路涵洞工程顺利竣工,投资1.8亿元建设了全长33公里的城市生态引水工程。同时,大力实施绿化亮化文化等城市提升工程,陕州路、神泉路、高阳路等街景品位显著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承载力明显增强,为项目入驻、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狠抓项目壮大产业规模。2013年以来,该县规划建设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6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6.7亿元。目前,该县特色商业区内集中了80多家温泉宾馆和洗浴中心,凸显了温泉产业的集聚效应。其中,投资20亿元的高阳山温泉国际度假区,是目前中原地区最大,集文化体验、游客互动、休闲养生、特色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温泉休闲娱乐项目。 规范管理提升服务品质。为促进温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该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模式,成立了陕县温泉洗浴酒店业协会,对区域内松散、无序、自发式经营的温泉酒店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行业标准、统一指导价格、统一酒店标识、统一配供洗浴用品,从而保证了服务质量,降低了企业成本,推动了温泉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为在全国打响陕县温泉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陕县特色商业区正着力打造成为集温泉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商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金三角温泉特色文化商业中心”。
来自: 三门峡市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