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洛阳“最美青工”邵志永:青春很忙

2015-5-8 12:06 | 评论: 0|来自: 洛阳网

摘要:  “说不出有啥心得,我这人吧,做事不做便罢,做了就要做好。”身穿淡蓝色工装的邵志永,戴着一副金属框架眼镜,略显腼腆,回答问题慢条斯理。  他是中航工业导弹院的一名导弹电器装调工。就是这个不起眼的“85后 ...
    “说不出有啥心得,我这人吧,做事不做便罢,做了就要做好。”身穿淡蓝色工装的邵志永,戴着一副金属框架眼镜,略显腼腆,回答问题慢条斯理。

  他是中航工业导弹院的一名导弹电器装调工。就是这个不起眼的“85后”,获得的重量级荣誉已着实不少:“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中国教练”……几天前,他刚把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挂在胸口,就又收到了当选全国第二季“最美青工”的消息。

  昨日,记者走近邵志永,感受他忙碌的青春。

  他很忙,在大学实验室里泡了三年

  邵志永出生在商丘市夏邑县的一个小村庄。2003年8月,邵志永考上了大学,妹妹考上了重点高中,父母看着两张录取通知书流下了眼泪——奶奶和父亲常年患病,他和妹妹一年学费要1万多元,家里着实招架不住。

  为了支持他求学,妹妹放弃了读高中。攥着家里卖粮食和借来的900元钱,邵志永踏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我清楚地记得,第一学期的3600元学费,是姨妈替我交的。”他说,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上大学,就要学出个名堂”。

  “一个月200元生活费,土豆丝配米饭能连着吃3个月,吃猪肉水饺或鸡蛋面就是改善生活了。”邵志永说,他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应用电子专业,但他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到实验室做实验是他最感兴趣的事,“三年下来,几间实验室钥匙都在我这儿,基本没出过校门”。

  大一时,他获得国家一等贫困奖学金1万元,从此不再向家里要钱;大二时,他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他很忙,全年加班300多小时

  邵志永梦想为保家卫国出力。他说,一个国家的武器先进、可靠,才不会受制于人。2006年,他被中航工业导弹院录用。“我很幸运,在学校遇到了好老师,在单位遇到了好师傅。”他说。

  “质量就是生命”是师傅对他说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是师傅常对他说的。每当他向师傅求教时,师傅不仅解答他的问题,还会耐心地将相关问题全部解释清楚。

  如今,邵志永也成了师傅。他编制了《单项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地标明操作步骤,方便现场操作和新员工上手;编制了各种测试过程的质量记录本,为技术人员判别故障和机理分析提供了最准确的原始数据。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邵志永,常常牺牲节假日和双休日,平均每年个人加班累计300多小时。

  他很忙,把卧室当成工作室

  邵志永的妻子是他的大学校友,在他毕业后随他来到洛阳。两人2008年结婚,一年后贷款买了套两室两厅的二手房。然而,卧室很快就变成了邵志永的“工作室”。他经常借书、买电子元件回家研究,每天都要鼓捣三四个小时。

  “妻子经常抱怨,说我陪电烙铁的时间比陪她和女儿的时间还多。”邵志永说。

  从他的“工作室”里诞生的“轴承甩油装置”解决了设备老化问题,“测试转接盒”将某产品的测试效率提高了200%,设计的产品创下了“零废品率”的纪录……至今,他设计制作的20多项创新设备均已变现投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

  自从去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聘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中国教练”后,邵志永白天要完成岗位一线的工作,晚上要带领参赛队员开展训练,春节后至今,他只休息过一个周末。

  “7月就要比赛了,现在是冲刺阶段。”邵志永说,他要帮助更多年轻人少走弯路。

来自: 洛阳网 ;张亚鸽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