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神仙身上披的云肩,经过漫长的岁月,变成了汉族妇女不可或缺的衣饰。明清时期,婚嫁时青年女子都有一件精美的云肩,吊穗上缀着铃铛,走起路来富有流动的音乐感。 清代老“云肩” 与时尚的年轻人说起“云肩”,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但如果说是披肩,很多人都会明白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了,就是搭在肩膀上的装饰品。 只是,披肩还有点儿保暖的作用,特别受夏天在办公室享受冷气的女性白领青睐,但“云肩”就是纯粹的装饰物件了。 日常生活中,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具有民族特色的纯正云肩了,一位藏友就带来了自己收藏的一件清代的老云肩,让大家领略到了当时上流社会女性的服装魅力。 这件云肩的底色是黑色,直径约为59厘米,分为八瓣,每一瓣的顶端都是如意云纹式样。与市面上常见的云肩多以刺绣见长不同,这件云肩最美的却是上面缝缀的各种玉石。 玉石的品种很多,有红色玛瑙、绿色的青玉、白色的和田玉,以及小件的点翠的饰品,透出迷人的蓝绿色。 尽管云肩上缝缀的各色玉石超过了100块,但并不是随意找了100多块缝缀了上去,这些玉石大多数都是成对的,缝在对应的位置,符合中国人的对称审美习惯。 玉石的雕琢也都比较精致,每一对玉石都是独一无二的,雕刻的手法类似过去的老帽花,将玉石切成薄片,然后进行镂雕。 专家点评 王安乐(河南商报鉴宝专家、河南省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会长) 云肩是由神仙服饰发展而成的一种衣饰。但它具体的形成历史,尚无文字记载。从服饰款式看,最早的云肩应当是受北方游牧民族观念的影响,是外来的服饰样式。敦煌隋代壁画中已经可以看到观音菩萨身披云肩。 早期的云肩东汉时已经成为普通人的衣饰,当时云肩多数形似翅膀坠于肩头两侧。其在汉民族中盛行,最迟在唐宋时期。 当时上层贵族社会服饰已经流行“五云裘”衣,云肩的元素已经加入盛装了。不过后来云肩渐渐发展成了围脖子一周的云肩,也就是这位藏友拿来的式样。大约在宋金时期,围绕脖子一周的云肩已经占据了主流。 到明清时期,云肩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普及,特别是婚嫁时,成为青年妇女不可或缺的衣饰之一。 云肩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并多以彩锦绣制而成,观之如雨后云霞,晴空彩虹,故有了这个“云肩”的名字。大多数云肩用四个云纹组成,叫四合如意式,民间流传的云肩还有柳叶式、荷花式等多种样式。因此这位藏友收藏的云肩,也可以认为是当时人们对云肩的一种创新。
来自: 河南文化产业网 ;十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