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已经全部结束,昨日从市农林局传出好消息,我市今年夏粮生产再次夺得大丰收。去年麦播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狠抓粮食生产这一主线不放松,加强组织领导,及早安排部署,各项关键技术措施扎实有效,形成夏粮丰收的良好局面。 记者张仲鹏报道 麦收已经全部结束,昨日从市农林局传出好消息,我市今年夏粮生产再次夺得大丰收。去年麦播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狠抓粮食生产这一主线不放松,加强组织领导,及早安排部署,各项关键技术措施扎实有效,形成夏粮丰收的良好局面。据介绍,今年我市小麦平均单产433.2公斤,较去年增长1.15%;全市总产174.2万吨,较去年增长1.33%。在多年连续增产的基础上,顺利实现“十二连增”。 市农林局局长郭勇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河南是我国产粮大省,开封是河南产粮大市。正是抓住了“稳粮增粮”这个基础,抓住了“科技长入”这个关键,抓住了“示范带动”、“科技促动”这个环节,近年,我市才能在以粮食为主导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率先作为,实现粮食生产一步一个台阶、连年连增、一年一个新突破的良好局面。 从宏观而言,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两大因素。今年我市小麦面积402万亩(不包含兰考),较去年增加0.7万亩,夏粮种植面积稳中略增。从单产角度看,构成小麦单产的三大要素呈现“一增一平一减”的特点,亩穗数41.13万穗,较上年增加1.13万穗;穗粒数30.75粒,与上年基本持平;千粒重40.3克,较上年略减。总体观察,单产继续提升。“单产的变化,是品种更新、种植技术和生产投入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品种的贡献率要占到一半以上。”市农科院院长谷建中说。 “惠农政策、基础配套、良种良方、技术服务和田间管理等,想要粮食高产,这些条件一个也不能少。”市农林局种植业科科长娄威说,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靠良种良方打造农业优势,我市夯基础、引专家、强技术、重服务,为粮食高产创造最优环境、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我市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确保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全部落实到位,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统筹推进水、电、路等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田成方、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溉体系;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实验区等农业项目,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天时地利也是今年我市夏粮丰收的主因。回首夏粮播种的历程,我市小麦的主产区基本上风调雨顺,为近年气象条件较好的一年。尽管3月出现了“倒春寒”,但降温幅度不大、持续时间不长,小麦基本未遭受晚霜冻害。4月,我市多次出现降雨,增加了田间湿度,这有利于小麦的迅速灌浆,形成大穗多粒,直接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高。
来自: 开封网-开封日报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