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家创新驱动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平台的栾川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产学研基地迎来了重要发展期。近日,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盛国民先后对基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基地建设好。
栾川地区位于我国16个重要成矿带之一的豫西南钼铅锌多金属成矿核心区域,是我国著名的“钼都”所在地和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2010年1月,为寻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新路,栾川县人民政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三方合作建设了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栾川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产学研基地。基地自2011年正式建设4年来,在地质找矿与科研成果转化、培养高素质地学人才、资源城市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但是,因在资金投入、管理机构和方式、人才培养、项目申报等方面面临制约,严重影响了基地整体效能和潜力的发挥。今年5月,中国矿业报对该基地的建设发展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后,引起了河南省多方面的高度重视。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批示“请科技局、国土资源局、栾川县政府阅研,呈报意见”后,洛阳市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和栾川县人民政府到基地进行调研,并相继提出并上报了具体实施意见和建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盛国民对此也专门作出了“望召集有关处室进行讨论,针对基地存在的问题,拟定出解决的对策,以帮助洛阳、栾川把这个基地办好”的批示,并明确副厅长张兴辽牵头组织。
据了解,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相关处室正按照批示开展前期调研工作,积极与栾川县人民政府沟通磋商,争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洛阳市相关部门已开始按照批示及上报的实施意见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作为基地建设合作单位之一的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也已按领导的批示开始重新梳理基地的建设尤其是栾川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以基地为平台建设“生态栾川”的发展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