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互联网让乡村不再“失联” 青年成绿色创业中坚力量 “互联网+”被定义成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之一,那么“互联网+乡村”等于什么?论坛“跨代际对话:每个人都是年轻人”的讨论环节,专家们与青年企业家和创业代表交流,元素混搭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如今的乡村存在信息失联、情感失联和财富失联的问题,‘互联网+乡村’的核心驱动是‘人’,年轻人的互联网思维对乡村发展非常重要,我们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创造一个让青年进入乡村的机会。”腾讯企业社会责任(CSR)总监陈圆圆说。 作为在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的青年创业代表,亨达集团董事长连灶华指出,贵州农业存在产业化水平较低、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差、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如何应对?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的营销思维,提升农户农产品营销信息意识,另一方面,构建新型的农产品电子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转化率。而这两方面恰恰可以利用青年创业者的优势。因为第一,农业的进入门槛不高,适合缺乏资金的青年创业者;第二,青年创业者可以充分利用IT技术,大量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第三,青年创业者有能力快速更新知识,帮助农户创建新的营销推广模式。 有了好思路,如果政策不“给力”,青年绿色创业也无法插上翅膀。“希望中国出台更多支持创业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联合国千年计划办公室主任Mitchell Toomey说。天普新能源CEO李仁星也提到,“‘互联网+’使很多行业面临新机会,期待政府能优先尝试绿色创新的技术与产品。”对此,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在发言中表态:“绿色创业空间广阔,青年已成中坚力量,我们鼓励青年投资绿色创业。” 未来:生态文明青年众创联盟 “飞机飞行排放的CO2分摊给乘客,经折算每人每公里为0.139公斤,每吸收110公斤的CO2需种植1棵树。”从碳排放化学题讨论到绿色经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家项目官员蒋南青指出,“绿色经济的核心就是,绿色不再仅仅意味着环境投入的成本,而是要通过对环境治理的投入,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这才是可持续的、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未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效的政策推动和不断的资源整合,才能为青年绿色创业提供扎实的动力。 谈及政策推动和资源整合,贵州团省委书记涂妍表示:“团省委对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的探索从未止步,论坛定将成为新的开始。”团省委副书记闵江涛则表态,“下一步将加强各发起单位的沟通,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机构加入,为推动生态领域青年创业做出贡献。” 行动起来,打造生态众创空间。论坛上,南阳太公湖正式启动“太公湖青年众创空间”,力争在未来一年内,打造中国首个关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众创空间,为有志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领域创业的青年提供办公场地、农业试验田、旅游产品体验区等条件。随后,黔青梦工场、中国青年创想计划、世界青年论坛等机构共同发布了“生态文明青年众创联盟”,将与产业投资基金、电商平台合作,联合更多众创空间,推进生态领域青年创业的孵化进程。 ![]()
来自: 网易河南 ;燕子同学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