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收割机把小麦秸秆原地抛洒,一片片田地犹如披上了一层“黄金甲”。一位张姓老农对记者说:“现在大家都认可秸秆还田,保墒还增肥。”登封农机局一工作人员介绍:“登封的秸秆今夏基本还田,在西部颍阳、大金店等乡镇大部分被回收做成饲料、燃料,目前全市回收近2.4万吨,秸秆变成了宝贝,农民越来越不舍得烧它了!” 近年来,登封加大政策扶持,以“变废为宝”的思路不断引导农民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行政、技术和经济等多项措施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并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长效机制。据悉,该市每年安排507万元资金,以每年每亩13元的标准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进行奖补。同时,对农民购置的秸秆抛洒机、秸秆打捆机等进行资金补贴,全市8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安装抛洒机作业,捡拾打捆面积目前有2300亩,直接还田率达96%以上。 依托当地畜牧养殖业迅猛发展的优势,登封相当一部分回收的秸秆经过加工变成牲畜的优质饲料。河南三木、郑州宝融、登封宏业等40多家企业、农业合作社在全市投入综合利用机械100余台,设立35个免费打麦点、60个秸秆回收点回收利用秸秆。不仅如此,登封一些秸秆加工企业还将回收的秸秆粉碎压块后制成生物燃料,登封的一些酒店的生物燃炉和长葛发电厂都在使用登封秸秆加工成的生物燃料产品。 登封农机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登封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接近100%。
来自: 河南日报 ;赵思雨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