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4年后,郑州上街区将建国家级通用航空示范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低空空域逐步开放,低空经济迎来发展热潮。而在我省的郑州市上街区通用航空也是发展迅速,并提出了在上街区建设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的战略构想。在7月8日召开的上街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宋洁代表九届上街区委作报告,她表示目前郑州通航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通用机场,并且,明确上街将力争4年后建成国家级通航综合示范区。 上街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通用机场 7月8日上午,郑州市上街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宋洁代表九届上街区委作报告,她表示,上街将加快实施“三融入三提升”战略,全力打造通航之都、国际陆港、制造高地、生态新城四张城市新名片,努力建设“和谐宜居、智慧低碳、开放包容”的新上街。“目前,郑州通航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机场改造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初步达到4C等级,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通用机场。” 据悉,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概念规划120平方公里,北到黄河、南到五云山,核心区以上街机场为平台,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按照“一核两心、一脉三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以通航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服务三大板块为重点,布局了飞机起降、维修服务、教育培训、飞机组装、零部件制造等11个功能区。功能定位为全国领先的通用航空经济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通用航空服务中心,通用航空特色产业基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通用航空枢纽、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中国飞来者大会承办地、全国一流通用航空园区”的目标,上街区以通航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服务三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链。 宋洁表示,目前啸鹰飞机组装与试飞基地、中部地区人工影响天气等20余个重大项目已在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开工建设,并且,截止拒签,入驻的通航企业达到了45家,而机队规模也达到了67架。此外,2014年12月29日成功下线试飞的穆尼飞机“郑州1号”,也填补了河南省通用飞机制造的空白。 2014年和2015年两届郑州航展在上街区举办,参展企业516家,展示各类飞行器260架,签约项目57个,签约金额519.3亿元,参展观众50万人次,郑州通航试验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力争4年后建成国家级通航综合示范区 在会上,宋洁透露,该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将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通航综合示范区。 宋洁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上街区将格外突出通航产业引领示范,以郑州通航试验区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通航枢纽、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全国通航经济示范区、中国“飞来者大会”承办地的目标,不断提升通航发展水平。 “我们将持续强化基础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扩大低空空域,完成机场改扩建二期工程,配套建设集作业指挥、停场保障、低空监测为一体的通航飞行服务站,获得4C等级认证。”宋洁表示,上街区还将大力发展通航相关产业,加快三和通航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精密零部件、无人机等制造类核心产业;加快区域性通航总部建设,大力发展公务机、救援保障等业务;以飞机的维修、展示、交易为依托,推动培训、租赁等通航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制造先行、运营带动、服务支撑的通航产业链条。着力培育通航文化,持续办好郑州航展,规划建设航空航天主题公园,实现商业合作、文化互动、时尚引领的一体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按照计划,到2020年,上街区将建成国家级通航综合示范区,飞机起降突破2500架次,实现年飞行6万小时以上,通航产业年主营收入突破百亿元。“我们将加快构建以通用航空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据悉,今后在发展中,上街区还依托通航试验区和国际陆港第二节点,深化与美国威奇托等世界通航领军城市的交流合作,建设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 相关新闻:郑州上街区加速产业转型打造通航之都 河南设立首只通航产业发展基金 总规模3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