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鉴这一方法重温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是在中苏关系破裂,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情况下, 在艰难困苦、奋发图强的历史条件下,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应运而生的一套人民币,同时也是一套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面解放生产 力和发展现代化等时代特征的人民币,也是一套见证中国历史诸多奇迹的货币。
一、 回顾第三套人民币产生的历史原因 上 世纪50年代的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1954年世界武器迈入核时代。毛泽东在赫鲁晓夫首次访华时提出了核提供帮助。1957年6月赫鲁晓夫在 政治上有求于中国,决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生产技术,帮助建立核工厂。作为政治交换条件,毛泽东必须访苏对他表示支持。1957年10月,毛泽东访苏,签订 了中苏《国防新科技协定》。毛泽东表态拥护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地位。1958年苏联研制射程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成功,具备了对美国实施战略核 反击的优势,赫鲁晓夫稳固了个人地位。此时中国掀起了“超英赶美、大跃进”等热潮,把“老大哥”也隐含在内。赫鲁晓夫感觉受到威胁,于是对中国从帮助转为 加强限制。苏联迟迟未提供帮助建设的原子反应堆和核工厂,以及一些关键技术。这一时期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加强、巩固与发展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于1959年中 央批准设计第三套人民币,即“五九版”人民币。 二、 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情况 1960 年7月中苏关系彻底破裂,苏联撤走全部苏联专家、撕毁合同,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为此,中国人民树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1962年4月20 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七种票面:辅币壹角、贰角、伍角。主币: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共9个品种,其中壹角三个品种(红壹角、背绿、 背棕)。辅币一律用胶版和凹版印刷,后因需要量大全部采用胶版印刷。主币采用双面凹版和胶版、接线、套线新技术,钞纸印刷、油墨、颜料全部使用国产。这套 人民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特特征: (一)票面正面图案: 10元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5元炼钢工人; 2元车床工人;1元拖拉机手;5角纺织车间;2角武汉长江大桥;1角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票面背面图案除国徽外: 10元天安门;5元露天煤矿;2元石油矿井;1元牧羊;5角棉花;2角牡丹花;1角菊花。 (三)票面上的水印: 10 元天安门固定水印;5元满版五星水印;2元满版五星水印和五星水印与古布水印混合水印;1元满版五星水印和古布水印混合水印、满版五星水印;5角有凹版、 满版国旗五星水印与无水印;2角特制棉纤维纸有国旗五星水印“凹版”与有国旗五星水印“平板”;1角特制棉纤维纸,有空心五星水印(背水、背棕)与无水印 (背绿),有红字冠与蓝字冠,有凹版与平板。
来自: 新浪收藏 ;叶春燕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