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驻中国大使艾琳娜女士及丈夫,北京朝阳区侨联主席曾旭,蓝色光标副总裁孔晶,劳特斯辰艺术空间馆长张培文蒋焕、展览策展人陈亚莲及11位参展艺术家一同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找寻并致力于扩展“艺术的界限”,这种界限不止是表达内容、体裁、材料上的有形界限,更是思想的无形界限。尤其是对当代艺术来说,人们对当代艺术的认知、接受与推动,实际上都在一个打破界限、重建、成为常态过程之中。我们提倡艺术家去打破界限,在新的艺术领域中进行探索,其实也是基于艺术发展的需要,这对长期以来艺术探索与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界限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命题,艺术本无界,却也有界限,或者说总是有人们尚未知晓的领域;艺术家自身的认知有界限,却也一直在寻求打破界限;艺术家打破了自身的界限,并不意味着在大的艺术环境中也打破了界限,兴许有人早已有了类似尝试。所以“有界与无界”,在艺术世界的表现很是微妙,而这也给了人们去探索和研究它的动力。 策展人陈亚莲在开幕式讲话中谈及自己的策展经过:“在策展之初,我就想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来审视当代艺术?它生长于杂乱无章的混沌与不甘当中,在血瘀泥沼里成熟,逐渐剥离生无可恋的死灰,在混蒙无聊的世界中,开始复燃并熠熠生辉。当代艺术从被唾弃、被追捧、被狂欢、被遗忘直到今天万物归宗的顿悟,短短几十年,已是一个轮回。” 艺术家在宗教之外,捡拾起精神与心灵的自信,用自身来触摸和体会这个充满竞争的,光怪陆离的社会。在万物为我所用的超然智慧中,开始将艺术作品变得馥郁芬芳,艳丽夺目!这种逍遥自在的感觉,欢畅淋漓的表现,正是《无界之界》今日出现的必然。非九万里扶摇,怎能以咫尺驭千里,精神的真正释放,才是艺术之终极境界,它非形非相,据实极虚,空无一物,又无所不得。这就是艺术的真正价值与魅力,它所透露的精神能量,会给更多观众带来心灵的解脱与释放,会使更多人渴望与珍藏。这场展览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下产生的,为观者带来了很多思考。
来自: 新浪收藏 ;叶春燕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