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是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的一个县级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陈森源到台山的一年前,本地玩家凌文龙在江门古董玉器市场一家专门经营古玩玉器的店里,也看到了这种石头。店主刚好是台山北陡人,在他的带领下,凌文龙找到了台山玉的原产地。 初时,外地人纷纷来到散石湾,请当地渔民帮助收集这种石头时,还常常遭到当地人的嘲笑。直到买这种石头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才意识到,以前以白菜价卖给别人的这些普通石头,居然是可以在玉石市场卖大价钱的难得宝贝。从此以后,再也不用依靠外商的动员,附近的渔民都会争先恐后地来到散石湾、黄花湾寻找开挖,久而久之,居然成为当地海边居民谋生的一种产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玉石和地质专家进入调查,当地人很快得知,根据这种美石的矿石化学成分,其在宝玉石学里的定名为隐晶质绢云母石英岩,通俗来讲就是石英岩玉,矿石主要矿物为隐晶质石英、绢云母、绿泥石、含少量铁质矿物,绢云母与绿泥石含量越少,硬度越高,光泽也越强。摩氏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与翡翠差不多,密度则为每立方厘米2.6至2.65克。 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教授丘志力介绍,台山玉和翡翠、和田玉以及田黄等一样,它们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杰作,是地球深处地质反应过程的产物,高品质的品种,都经历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和地表条件下漫长的千锤百炼。与和田玉及翡翠不同的是,台山玉是一种石英质的玉石,是在比较纯的SiO2的溶液中缓慢沉淀形成的。而相似的是,石英质玉石其实也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岭南,新石器时代或更早前,已形成石英质玉石的使用传统,广东省东南部博罗商周时期横岭山遗址就曾出土过大量石英质的玉玦,其中一对白色石英质玉玦的质地堪与和田白玉媲美。 在玉石界,与台山玉矿物成分相似的石英岩玉非常多。在广东,受到玉石界广泛关注的就有紫金玉和潮洲玉。在全国则有黄龙玉、金丝玉、虎眼石、蔷薇石英、玉髓、玛瑙、东陵石等。而在全球,同类石英质玉就更多。 台山玉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种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海中玉”,具有和田玉的质地、翡翠的硬度和田黄的色泽。 前文讲到的台山“乌鸦皮”,玉肉色彩艳丽纯正,以黄、红为主色调,也有黄红混色、黄白混色等数十种颜色,加上有乌鸦皮壳的神秘外饰,形成了其它玉石品种无法比拟的娇美和艳丽。 凌玉堂告诉记者,台山玉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色彩丰富多样,一般人肉眼看去会误认为它是寿山石,因为它与田黄的颜色非常相似。的确,台山玉里边的红、白、黄、桔、棕、黑、青、灰等颜色,虽然与寿山石相比不尽相同,但寿山石有的颜色,在台山玉的各个品种当中都可一一找到。二是质地圆顺柔滑,捧在手里就会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这是因为精品台山玉长期在海中浸泡。三是光泽内敛,温婉含蓄,绝对不会刺眼,看上去很舒服。在宝石学上按光泽的分类,台山玉属于蜡状至油脂光泽,这一点与寿山石、和田玉很近似,不是很透亮,但非常温润。四是韧性强,非常适合用于制作玉雕摆件,对细节的表现力,玉石界只有和田玉可以与之媲美,在硬度和稳定性方面则明显高于寿山石。 记者从广东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工作人员2015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看到,台山玉石目前可分为山料、山流水、籽料等种类。山料多在山上,质量差些;山流水多在坑里,质量一般,籽料多在海边;籽料长年累月经过风化和水的冲洗,外形天然,纹路漂亮,价值最高,有的不用雕刻,就可以当奇石观赏。根据当地开发统计数字表明,籽粒玉总量约在150至200吨,深埋料约在150至250吨,山流水料约在200至250吨,山料和海料约在1000吨左右,矿石总产量约在2000吨。综合而言,台山玉的总产量,只是寿山石的百分之一,是和田玉的千分之一。而根据台山玉矿产地那琴村当地的了解,目前台山玉原材料开采量日趋贫乏。市场上流通的基本上属于原来藏家手里旧货,一手料少之又少。 尽管品质高、产量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台山玉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如黄龙玉和金丝玉等其它石英质玉,长期只能被当作一种更美的黄蜡石来对待。
来自: 新浪收藏 ;叶春燕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