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讯】7月26日,漯河市最高温度达37度,是大暑过后最热的一天。在召陵区政府东边漯河市许慎中学的工地上,工人们冒着酷暑,挥汗如雨,加快工程扫尾。 这座占地75亩、总投资8000万元的中学将于8月底完工,9月初开学正式投入使用,能容纳2500多名小学和初中学生,彻底解决召陵新区“大班额”问题,全区也将整体实现义务教育的“四个均衡”。 当天上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该项目再次进行实地察验,为国家认定做好准备工作。今年5月,召陵区已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验收。而在此之前,该市的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区、源汇区4县区均已经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工作,通过率达80%,全省领先。 事实上,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省领先并非偶然,沉甸甸的成绩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及教育系统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2011年,漯河市教育局委托市勘测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对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科学规划,并相继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市政府批复实施。 2013年,该市制订出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市政府设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先进县区进行专项奖励。 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3亿余元,相继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改造校舍23万平方米,消除危房6.5万平方米,为400多所学校装备图书、教学实验仪器和体音美器材,并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远程教学和信息技术培训等累计培训教师10万余人次;市教育局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连续9年开展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班,对近千名城乡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城乡英语教育水平。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建立中小学校级干部合理流动机制,通过强校输出、多岗锻炼、任期轮岗等方式,统一调配优质学校校级干部到薄弱学校双向交流任职,带动提升薄弱学校管理水平,依托中小学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质量分析会、优质课大赛和送教下乡等活动,着力促进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关乎千家万户的一项重大民生实事,也是区域教育公平的体现。”漯河市教育局局长章光普说,下半年召陵区一旦通过国家认定,漯河市所有县区将率先在全省通过国家认定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从学前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动态化的学生资助体系,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记者仵树大
来自: 河南日报农村版 ;曲金强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