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环保频道 生态保护 查看内容

河南社旗“五水共治”让河更清水更净景更美

2016-8-8 21:58 |原作者: 郭建刚 | 评论: 0|来自: 人民网

摘要: 娇艳欲滴的美人蕉、鸢尾花,迎风摇曳的芦苇、荷花,轻浮水面的睡莲、铜钱草……2016年8月8日,赵河河道“浮岛”上种植的这些水生植物,不仅美化河道,也是河道的“清道夫”。日前,河南省社旗县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 ...

    娇艳欲滴的美人蕉、鸢尾花,迎风摇曳的芦苇、荷花,轻浮水面的睡莲、铜钱草……2016年8月8日,赵河河道“浮岛”上种植的这些水生植物,不仅美化河道,也是河道的“清道夫”。日前,河南省社旗县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使城市因水而美、缘水更兴,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三位一体”,河流有净水植物、有绿化隔离带、有人工湿地,建立流域长效管理机制,培育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宛东水生态环境。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该县领导挂帅、党政同责,分级治理、属地管理,四级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监督,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开发、水灾害防治等各项工作,实施“五水共治”,建立全流域、跨区域水质保护机制,维护水生态安全,实现“水生态、水资源、水产业、水景观、水文化”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为建设“生态社旗、美丽社旗”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五水共治”该县制定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县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问题水体基本消除,全县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唐河、赵河、潘河等重点河流环境生态流量基本得到保障,防洪、排涝、供水、节水标准达到国家、省有关规定要求。

    内河整治。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开展河道截污、清淤疏浚、河水净化、河流补源等行动,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全面消除城区问题水体。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能力提升、提标改造、管网配套、污泥处置”四大工程,着力完善污水管网,全面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到2019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左右,重点乡镇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工业污染治理。突出重点行业、重点涉水排污企业,在确保全面达标排放基础上,不断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排放标准,大幅削减工业污染排放负荷;

    面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化肥、农药过量施用,采取生态隔离廊道等综合措施控制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力度,2017年底前依法全部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并取得相应的环评审批手续。

    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要完善配套管网,确保有效运行。对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近期能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一律截污纳管,不能纳管的一律建设分散式处理设施,确保4年(2016—2019年)内完成全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到2018年,全县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实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县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五水共治’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社旗县委书记余广东说。

    今年元月份以来,该县设置河长制度,全县上下以“决战必胜”的姿态,向一个个“高地”发起了进攻。根据河道的等级性质和“一河一长、一河一策”的原则,建立县、乡镇(街道)和村委三级“河长”体系。由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潘河、赵河、唐河的“二级河长”;乡镇(街道)辖区河流河长为“三级河长”,由所在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村委辖区河流河长为“四级河长”,由所在村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四级河长”由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设定。鼓励支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认养河道,担任“民间河长”,在认养河段树立标牌。同时,建立辖区党委、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河长制”工作机制,并配备河道警长、巡查保洁员。各级河长、河道警长、巡查保洁员名单要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在河岸明显位置设立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公众监督。

来自: 人民网 ;原作者: 郭建刚 李琳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