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洛阳市深化国企改革暨地企合作第二次会议召开 李亚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6-8-9 14:02 | 评论: 0|来自: 李江涛 李迎博

摘要:   昨日上午,全市深化国企改革暨地企合作第二次会议召开。  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地企合作,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各企业要按照“全面深化、实现突破”的 ...

  昨日上午,全市深化国企改革暨地企合作第二次会议召开。

  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地企合作,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各企业要按照“全面深化、实现突破”的要求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按照“务求实效、实现共赢”的要求不断深化地企合作,为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副书记、市长鲍常勇对深化国企改革、促进产销对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领导李少敏、刘应安、王建民、吴孟铎、陈向平、高义、杨廷俊、侯占国、曲海滨、高建伟参加会议。 

  李亚强调,国企改革要全面深化、实现突破。要通过加强地企合作,把中央、省、市的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要深化认识、扛起责任。深化国企改革正处于难得的“窗口期”,向改革要活力、以改革促转型是国企发展的必由之路。地企双方要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共同扛起国企改革的历史重任。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国企改革的领导,把好方向、领对路子、定准调子。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不折不扣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改革任务。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深化改革的主体,要切实增强改革的决心、信心和恒心。相关部门要吃透政策,正确处理国有企业稳与乱、国有资本进与退、国有权益得与失的关系,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二要突出重点、明确路径。我市国企改革主要任务是:分类分层推进市属县属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服务驻洛央企省企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市出资企业脱钩改制及重组整合,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监督管理。要按照商业类和公益类、大中型和小微型、效益良好型和扭亏无望型等不同类别,有区别、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市属县属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切实规范企业内部运行。要按照“积极争取、赢得支持,细化方案、扎实运作,优化服务、创造条件”的要求,大力支持服务驻洛央企省企深化改革。要细化完善市出资企业脱钩改制及重组整合、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监督管理的实施方案,严格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得再直接管理企业具体事务。

  三要科学运作、有序推进。各级各部门要下定决心闯难关,科学运作解难题,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一是依法依规。国企改革的政策性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依法依规、规范运作、防范风险。二是有序推进。国有企业类型多样、情况复杂,要按照分类改革、分块搞活、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抓好试点的要求扎实推进,避免“一刀切”“齐步走”。三是搞好结合。要把国企改革同盘活存量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结合起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竞相涌动。四要守住底线。国企改革涉及面广,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要做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确保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三个确保”。

  李亚强调,地企合作要务求实效、实现共赢。加强地企合作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地企双方的共同愿望和需求。我市地企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切实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协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是地企合作的重要抓手。项目不落地,合作就落空。要充分发挥地企双方优势,持续抓好项目建设,让地企合作真正见到实效。一是抓好项目对接。对已经签约的项目,要深度对接、明确责任、加快推进,确保早落地、早见效。要立足各自优势和需求,抓紧再谋划和签约一批项目,确保项目有序衔接。二是抓好节点管理。所有重点项目都要厘清、细化时间节点,以节点倒逼进度。要建立地企合作项目台账,对照节点强力督察推进,对达不到节点进度的,要启动问责。三是抓好瓶颈破解。要依法依规、科学运作,扎实做好项目选址、规划、环评、安评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抓好民间投资。要按照“坚定信心、引导投资、改善环境、提升素质”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民间资本更多更广泛地投向实体经济,不断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民营企业家要围绕自信、守法、创新、责任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洛阳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要持续抓好产销对接。通过不断深化地企合作,真正实现产销对接常态化。一是建好平台。要搭建起由工业企业、电商、物流商、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左右链企业协作配套。要积极引导产、需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全力支持本地企业抱团发展,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二是创新模式。要坚持企业自愿和市场化原则,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产销对接工作机制。要着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消除市场壁垒、提升市场开放度,推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并进”,促进原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产品分销商、终端零售商“四商协同”,切实打通产销对接通道。要运用“互联网+”,建立“生产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网络+物流配送”四位一体产销模式,努力实现精准营销。三是拓展领域。要借助各类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产销对接从传统行业向“五强六新五特”产业及其他有需求的领域延伸。要持续加大对我市名优产品的包装策划和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打造更多的“洛阳品牌”,靠品牌效应赢得更大市场。

  三要着力推动产城融合。要持续按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要求,优化产城格局,科学配置资源,让地方的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等要素资源更好地支撑驻洛企业发展,让驻洛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释放更大效益,把地企双方的发展蓝图更好地合在一起、连在一起、共赢发展在一起。一是找准定位、精准对接。各县(市)区要遵循市委、市政府对中心城市、组团县区和南部四县的产业总体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细化各自产业定位,围绕主导产业谋划项目、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着力引进龙头、集聚关联、完善链条、打造集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驻洛企业要根据县(市)区的产业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对接,做好培育、改造、转移、淘汰“四篇文章”,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一般生产环节逐步向组团县区疏解转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打造载体、保障要素。各县(市)区要按照“一园一主业、一地一特色”原则,加强与优强企业特别是驻洛央企省企的对接合作,推动重点项目入区进园,加快打造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专业园区。要围绕企业需求,完善基础配套,强化公共服务,深化各领域改革,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企业通过PPP模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产城融合提供要素保障。三是分类指导、加强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和县(市)区的产业定位,在招商引资、项目布局上统筹协调、加强引导。市委、市政府将对“一中心三板块、六组团、南部四县”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分类指导、分类考核,不搞“一刀切”。

  就做好深化国企改革、产销对接工作,鲍常勇强调,要深入推进产销对接,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促进产销对接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地企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一要引导企业创新模式,实现由常规对接向直供配套转变、由大众营销向精准定制转变、由供应产品向研发服务转变、由传统渠道向网络模式转变。二要着力缓解融资难题,加强政银企对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三要加强对接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展会平台、开放平台、创新平台。他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认真贯彻全省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围绕产权制度改革有待深化、现代企业制度仍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务求实效,确保我市国企改革稳步有序推进。一要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要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要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四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五要凝聚推动国企改革合力。

  本次会议签约产销对接协议35个,涉及53家企业、3家科研院所、3个县(市)区政府及部门,协议总金额9.69亿元。会议通报了我市深化国企改革工作方案相关内容,以及地企合作第一次会议落实情况和产销对接情况。宜阳县、涧西区负责同志分别就地企合作作了典型发言,市国资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作了书面发言。中国一拖集团、中航锂电、北方易初等企业负责同志分别推介了主要产品、发布了需求信息,中信重工、交运集团、伊电集团等企业负责同志介绍了国企改革工作经验。

  各县(市)区、市直相关委局主要负责同志,驻洛央(省)企、重点市出资企业、重点民营企业、重点外资企业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有产品供销需求的驻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县域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来自: 李江涛 李迎博 ;孫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