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对众多学子而言,最开心的莫过于金榜题名。这个夏天,兰考县城关乡一户普通的农户家就迎来了这样的一份喜悦,住在这个农家小院的王舒菡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但这份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大学高昂的学费让这个没有多少积蓄的农民家庭有些喘不过气来。为了给女儿筹集大学学费,王舒菡的父母只得去建筑工地打零工赚钱。
王舒菡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3年前,王舒菡以兰考县中考状元的身份被河大附中宏志班录取。从小聪明、懂事的王舒菡,深知父母的辛苦,在高中3年里。她从不跟同学比吃穿,一直刻苦学习。今年,王舒菡以637分的好成绩被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王舒菡一家有四口人,她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没有念过多少书,更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主要靠务农维持家里的生活,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每年地里庄稼的收成。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在王舒菡成功考上大学后,每年的学费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
没有上过学的父母却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无论多困难,父母都支持王舒菡和她弟弟上学。为了让姐弟俩接受更好的教育,王舒菡的父母一边务农,一边利用农闲时间到建筑工地打零工,为姐弟俩挣学费。家庭条件虽然不好,但王舒菡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据了解,从小立志学医的王舒菡,第一志愿就报考了中南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但学医一年仅学费就要8000余元,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一年的费用就要一万多元。但即便如此,王舒菡的父母都非常支持她上大学。每天,王舒菡的父母冒着高温酷暑到工地打工,一天都不舍得休息。
“高中3年,每个月都有补助,还有贫困资助,这些钱让我顺利完成了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王舒菡说,“大学学费的确让我家承受不了,但我从来没想过要靠父母。我早已经想好了,大学期间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拿学校最高的奖学金,这样一来,父母就不用为我的学费发愁了。”王舒菡说,现在她最大的梦想和最想做的事就是学有所成,将来不仅能用自身所学治病救人,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父母减轻负担。
采访中,记者在王舒菡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成熟、稳重、内敛的气质和一种充满希望、坚强向上的精神。
赵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