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佛教艺术品领跑春拍杂项板块

2016-8-16 14:16 | 评论: 0|来自: 新浪收藏

摘要:  “2016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为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小幅下滑2.30%。”这是日前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发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6年春季)》(以下简称《2016春拍报告》)披露的 ...
    “2016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为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小幅下滑2.30%。”这是日前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发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6年春季)》(以下简称《2016春拍报告》)披露的数据。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自2012年起进入调整期,在中国书画、瓷器玉器等主流板块出现程度不同地萎缩情势下,佛像艺术类藏品逆势上涨,领跑杂项板块。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提供的2011年到2016年的数据,佛教艺术品在成交量和成交额上,虽有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但总体上都是处于增长趋势。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佛教圣地旅游市场的逐步放开和一些以佛教题材为主的艺术品流入市场,人们对于佛教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和热情也日益高涨,这对佛教艺术品市场升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去年开始,国内的佛教艺术品市场急剧升温,不少工艺精湛、制作精良的佛教艺术品相继拍出高价乃至“天价”。

  如在2016 年春拍瓷杂板块中,佛教艺术品延续近几年上扬的趋势,成交表现优异。在北京保利2016 春拍“从喜马拉雅到五台山——重要佛教美术夜场”中,一件“明宣德观世音菩萨像”以4830万元成交。

  另外在诸多佛教题材的艺术品当中,佛像收藏尤其受到关注,一些工艺精湛、存世量较少的明清佛像逐渐成为近两年的拍卖主角,总量较大的木造像市场仍有待进一步成熟。

  佛教类春拍成交未突破往年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佛教文物艺术品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已然成为了各大拍卖公司必不可少的常设拍卖板块。

  十年来,市场和藏家的关注从最初的汉传佛像、藏传佛像到如今的精细划分,如近几年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丹萨替风格、帕拉风格,品类方面也包括了唐卡、法器等多种佛教文物表现形式,这是拍卖公司对于市场和藏家逐步培养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果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影响是市场和藏家对于佛教文物拍品挑剔度越来越高,这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是市场良性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分析显示,2011年至2012年,大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拍行设佛教艺术专场,到如今几乎大大小小的拍行都在着力挖掘这一板块。一二级市场的合力,加上博物馆以及各学术层面的共推,无疑是佛教艺术在市场上获得大大提升的主因。

  业内人士认为,佛教艺术品兼具宗教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独特魅力,也是该类藏品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州佛像堂古雕塑馆负责人詹文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中国藏家来说,佛教艺术品是具有精神信仰的宗教艺术品,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它既能满足藏家宗教信仰的需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也满足了藏家的收藏需求。这是佛教艺术品与其它艺术品的最大不同。收藏佛教艺术品,可以兼备艺术性和宗教性。

  “佛教艺术的这轮行情主要从2012年底(秋拍)开始,2013年首博曾做了一个‘佛韵’展览,这个展览对于提升大众认知佛教艺术很重要”,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佛像法器部负责人一西平措介绍,以前人们熟悉的往往是宫廷造像,2013年之后,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除了宫廷造像以外,还有其他地区风格的造像也很重要,所以挖掘的深度和广度都开始不同以往。
来自: 新浪收藏 ;叶春燕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