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精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先行 ——暨中华慈善总会定点医院洛阳正骨郑州院区成功救助重症脊柱侧弯患者 2016年8月18日,这一天,一位来自贫困农村的重症脊柱侧弯患者魏某,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成功手术,这是中华慈善总会爱心捐助工程脊柱侧弯项目医疗救助项目之一。严重脊柱侧弯的患者魏某,短短的1个月病情加重,而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在该院各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关照下,经过成功手术治疗,身高增长了13公分,胸部“剃刀背”样的畸形消失了,并且能够下床活动了。 魏豪杰,男,23岁,10年前父母发现脊柱弯曲变形,四处求医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多家医院告知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极可能导致截瘫,建议保守治疗。后脊柱侧弯畸形持续进展,侧弯角度不断加大,病人双肩不等高,胸部凸隆,生活中病人极度自卑,难以融入社会,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因经济困难,一直未再就医。 记者还了解到,直到2016年7月份,在患者亲属得知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骨科专家孙永强教授牵头的中华慈善总会爱心捐助工程脊柱侧弯项目落户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后,病人及家属看到了希望,选择到该院住院求治。 2016年7月19日,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骨科专家孙永强教授的指导下,该院脊柱外科组织了一次院内专家会诊,周献伟医生制订了手术分期进行的可行性方案,一期先进行关节松解手术和牵引,改善脊柱侧弯角度,降低手术时的难度。二期进行棒植入侧弯矫正手术,视情况进行一处截骨,降低手术风险。 2016年7月27日,由脊柱外科周献伟医生主刀,术后患者魏豪杰身高由原来的158cm增加到169cm,牵引下身高增加11cm。2016年8月10日,对于患者魏某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手术,由第一次的排斥变成了第二次的迫切期待,二期手术行顶椎区截骨、棒植入矫形术,经过4小时奋战,手术顺利完成,出血量1800ml。病人两次手术,出血量较大,体质虚弱,术后积极加强营养,预防伤口感染及卧床并发症的治疗尤为重要。手术1周后病人在胸腰椎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术后拍片胸腰椎矢状位及冠状位失平衡均得到良好矫正,病人身高达到171cm,较术前高出约13cm,术后拍片Cobb角减小至23°,外观得到明显改善,家属及本人留下了高兴的眼泪,感叹地说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值得的。针对患者魏某两次手术,出血量较大,体质虚弱,术后需要积极加强营养,预防伤口感染及卧床并发症的治疗,加之患者魏某家境较贫困,除中华慈善总会爱心捐助工程脊柱侧弯项目医疗救助之外,更需要大家给予更多的关照和支持这些现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领导高度重视这类救治的患者后期恢复治疗情况,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尤其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刘言宏、护理部副主任吴松梅郑州院区医疗部门负责人,针对患者魏某情况,积极采取了很多人文关怀措施、医疗精准惠及患者措施等等,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骨科专家孙永强教授的带领下,多次亲临患者床旁,前来慰问和具体了解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指导功能锻炼等等,为他排忧解乱。该院郑州院区脊柱科主任、护士长、主刀医生周献伟也是带领科室医护团队多次认真仔细为患者魏某查房,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科学规划,积极采取医疗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小魏术后恢复很好,已经能自如行走的小魏发现,这次手术不仅对脊柱侧弯进行了矫正,连外形与身高都和正常人一样了,“我希望快些恢复,出院后就能工作了,我喜欢技术活,也许会做个水电工,对家庭和社会出一份力”这让他自信心倍增地说。 记者还了解到,脊柱畸形矫形术是脊柱外科,乃至整个骨科都是难度和风险均极大的手术。在目前医疗环境下,很多医院,甚至省级大医院,都为了规避手术风险,拒绝治疗此类疾病,尤其是在截骨矫形方面更是惧怕,治疗上对医生的心理及体力,均是极大的考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多次成功这样高难度的手术,可见医疗技术精湛,广为人知。(记者 李新民 张晓奇 郭亮 通讯员 高晓云) ![]()
原作者: 记者 李新民 张晓奇 郭亮 通讯员 高晓云 豫民网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