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附中86届毕业生三十年聚会侧记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后来才明白,其实人生更难得的,是重逢…… “子弟校的校舍 已经拆了 刻在树上的名字 风干了 训过我的老师 您在哪 抄我作业的兄弟 他也老了 我的老同学 你过的好吗 岁月如刀 刀刀伤人啊 我的老同学 我想念你呀 抛开一切 让我们醉吧”一首感伤的歌曲拉开了聚会的序幕,三十年,岁月的无情改变了容颜,却改变不了心中对同学、对母校永远的情谊,就让我今天带着你走进河大附中,走进86届毕业生三十年聚会的现场,一起去见证那动人的时刻! 聚会由86届校友盖军和 侯岩主持,他们首先介绍了到会的河大附中蔡建东校长,党京川书记,然后介绍了当年担任他们任课教师的十一位老师,30年,这些老师都已经退休,当主持人一个个念出这些老师的名字,台下传来的是一阵阵热烈的鼓掌,一声高过一声的欢呼,瞬间让我热泪盈眶。我看到了“同学们”眼中闪耀的泪花,是对这些已经白发苍苍的老师们的深深爱戴! 在筹委会的策划下,86届校友们为河大附中赠送了司母戊大方鼎,用这个世界级珍宝,来表达对母校的敬意和谢意!司母戊大方鼎寓意,植桃培李年年秀,春色哺育代代俊;教书育人日日新,鼎盛耀眼处处景。河大附中86届的全体学生祝愿母校:桃李绽放,蒸蒸日上!由蔡建东校长和校友代表揭鼎! 蔡建东校长在聚会上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三十年前,你们走出附中的校门,奔赴祖国各地去大学深造,三十年后,你们在学术界、政界、商界等各自的领域都成为了专家和栋梁,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我代表附中感谢你们!”蔡校长介绍了母校近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他深情地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风景依在,物是人非。我们曾经所熟悉的天桥、柱子楼、东仓、西仓以及乒乓球台和早期的大门,这些附中曾经的建筑,承载着我们附中人挥之不去的母校情结,承载着我们对附中深深的眷恋。”最后,蔡校长衷心祝愿聚会圆满成功! 校友们用一部精美的VCR讲述了她们与附中的故事和同学深情。那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就是铺开的三十年画卷,欣赏不了画面,那大家就跟着我一起,在校友马利娟深情的画外音中,去体会这配词的浓浓情感吧! 还记得吗,那个时候我们喜欢说终于:终于下课了,终于放假了,终于毕业了,终于离开这里了……仿佛任何告别都像是一种解脱。最后我们才发现,那些自以为是的如释重负,才是最让人想念的东西…… 还记得吗,30年前的今天,我们正坐在高招的考场中挥汗如雨,在1986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全年级183名同学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挥手道别,走向天南海北,奔赴四面八方。三十年沧桑岁月,三十年逝水流长,时间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它也将浓浓的河大附中情节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人们都说,一座城市能让你恋恋不忘,大概是因为那里曾有你深爱过的人和各奔东西的青春。我们依恋河大附中,是因为我们在这里共度了六年的青春时光:最难忘的是那座红柱子的教学楼,那是我们窗明几净的课堂;天桥的西面是宽敞的运动场,运动场北面还有一个冬天冷夏天热的高大上的小礼堂;就是这座新建的报告厅北面,当年是简陋的开水房,开水房东边是一到礼拜四就卖香喷喷的大肉包子的学生食堂…… 河大附中,你是我沉甸甸的回忆—— 尽管当年的教室和寝室 早已不见了踪迹 那些意气风发的梦想 也都随着流光悄然远去 但疲惫的时候,我的灵魂依然在你的怀抱中歇息 你用温柔的目光看我在追梦的途中寻觅 你陪我度过每一个寂寞的夜晚 你引领我去迎接每一个朝气蓬勃的晨曦 三十年的时光从指缝中静静地逝去 今天,徜徉在你美丽的校区 重游这些熟悉的场地 总有一阵阵强烈的感慨 让我想在每一个转身的瞬间泪落如雨 你是我灵魂依附的载体 你承载了我学生时代的朗朗书声 你包容了我青春洋溢的情窦旖旎 河大附中,你是我们挥之不去的幸福回忆……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经年灯。走出校园30年来,不管规模大小,只要是86届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总是会提到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师们—— 商玉智老师,你还记得吗,当年您的夫人田老师为生病的学生做过一碗有荷包蛋的面条,那是您的学生刘惠敏平生吃过的最美味的大餐; 王煊老师,初三四班全体同学都不会忘记,当年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你为班上同学加油,喊哑了嗓子,第二天你从体育组借来个大喇叭挂在脖子里来给我们上数学课; 忘不了胡念五老师每天早晨盯着我们背诵唐诗,下午放学后,带着住校的同学在校园里用浓浓的陕北腔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忘不了赵运超老师讲函数讲到兴奋时,从讲台一边两步跨到另一边的惊人一闪,还有他以胳膊肘为圆心,前臂为半径,身体向上一窜,瞬间在黑板上画出的溜溜的圆;忘不了张滢老师纯正的英语发音和绝对秒杀歌星的英语歌曲演唱;还有平时不苟言笑的项仕标老师,他的眼睛有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讲课时他能紧盯着第一排的同学,嘴里准确地说出最后一排做小动作的同学的名字。 还有温文尔雅的黄中岳老师,讲课挥洒自如的郭礼喜老师,腼腆内向的张广洲老师,与我们相处得像朋友一样的赵春保老师,我们最喜欢的薛汴娜老师…… 曾经的年少轻狂 曾经的意志飞扬 你总是在我身旁 照耀永恒的明光 行了一路,梦了一路,念了一路,暖了一路; 老师,你的笑靥温润如玉,恰似寒冬里的一抹暖阳; 老师,你的话语谦和温柔,宛若轻盈诗行的交响…… 是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凝聚力,让全年级100多位同学从世界各地齐聚古城开封?不是活动组委会的号召力,也不是某个班级和个人的吸引力,是缘分,是你我之间那份深厚的同学情谊,是青春岁月烙在大家心中的深深的印迹,是它们在召唤着我们重逢在这里,一起来履行我们青春的约定! 由于我们上学的时候科技还太不发达,所以6年的时光虽然不算太短,却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能够记录我们学习生活的文字和图片,但是,所有的记忆都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在当年的高考中一举摘得开封市文科状元,壮我大附中声威的张晗同学,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现为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商学院著名教授,他的学习经历已经成为我们很多同学教育孩子的活生生的事例; 当年文科班少年老成的秦朔同学,曾经领导着《南风窗》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财经杂志,后又担任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现在自己又开创了那拉提传媒公司,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胡大鹏同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毕业后,现在纽约华尔街贝莱德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他有一副河大附中人的古道热肠,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并开办了纽约华夏中文学校,并担任董事长,有学生近千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巴素琳同学是女同学中的骄傲,现为美国康奈迪克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运营与信息管理系终身教授。 当年那个在教学楼捉了一只老鼠在过道里当场解剖、吓得路过的女生花容失色的文静少年马昕,现在是上海华山医院副院长,主治医师,博士生导师,多次为我国著名运动员姚明、王濛等治疗脚足伤病。 在座的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如:李学军同学在河南省住建厅担任总工程师、董学胜同学供职于河南省教育厅…… 86届同学仅仅是河大附中众多优秀毕业生中的一届,告别校园30年来,全体86届人秉承着河大附中文明、求真的校训,恪守着作为附中人融入灵魂深处的勤奋、善学、敬业和进取精神,带着母校和老师的深情嘱托,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着——三十年的风霜雨雪,让我们体味了生活所赋予的艰辛苦涩,幸福甘甜,岁月的沧桑,洗尽了我们青春的年华和天真浪漫,也沉淀了我们心中那份深深的同学情谊。无论人生沉浮与贫贱富贵怎样变化,我们的同学情谊,就像一杯淳厚的陈酿,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香,越品味越悠长…… 30年后的再聚首, 让我们打开了喜悦的礼盒 嗅到了记忆的芬芳 让我们尽情地把目光停留在每一个陌生而熟悉的面孔上 品味那有些生涩却又亲切的声音 激活记忆深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模样 即便是突然间我叫不出你的名字 但是,这又有何妨 两手相握时,真情依然滚烫 说不尽点点回忆 道不尽件件过往 回首话当年 结语问现状 温情萦心中 青春不散场! 欢乐的时光无法永远地定格,依恋的身影终将远去。为了珍藏这美好的时光,留下难忘的记忆,组委会制作了这个短片。她不华丽更不娇美,就像我们86届全体同学的情谊,淳朴而本色;她见证了1980—1986那段欢歌笑语的日子,也见证了2016年7月这个让我们期盼了三十年的再相聚的美好时刻;她承载着我们浓浓的同窗友情,深深的师生情缘,拳拳的母校情节,她也将把这份未染纤尘的纯洁情感永远延续…… 报告厅沉默了,沉默在泪光点点中,沉默在无限回忆中。 三十年是一段青春,三十年是一种生活,三十年更是一种缘分! 商玉志老师在聚会上代表老师讲话。他说,三十年前,给你们讲课,是一种享受;三十年后,你们是附中的骄傲。今天的相聚,是快乐的,开心的,他嘱咐同学们要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事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为了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筹委会代表全体同学也为老师们准备了一份纪念品,向老师们献上了一束美丽的鲜花! 这一切,真真切切,仿佛并不遥远;这一切,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张晗和徐红卫在聚会上代表同学们发言,他们还能记得当年老师们上课说的话,他们还能记得当年与同学们一起做的事,他们还能记得当年在附中背过的课文,唱过的歌曲。千言万语道不尽,三十年沧桑岁月,三十年逝水流长,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家常,讲不完的故事,叙不完的衷肠! 不管是短暂相聚,还是长久离散;无论在迢迢天涯,还是近在眼前。对恩师永远的感激,对同学纯真的情感,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迁。一张张合影,定格美好瞬间,让大家携手同心,真情永驻,相约明天! 编后语: 别时懵懂是少年,今朝相聚白发添。30年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走过了时间的春夏秋冬,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岁月如歌,蓦然回首,有一种情,一直在原地等候:尽管曾经没了音信;尽管曾经疏于联系;可彼此之间的深切思念与默默祝福从未间断。同学情谊,母校情结,历久弥坚,就像一坛浓郁的陈年佳酿,醇厚绵长,永远深植于心底。因为,我们有着同一个身份:都是河大附中的学生!
来自: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曲金强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