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市场蔬菜量大质优 南阳晚报记者 赵洋 摄
核心提示 马上就是国庆节,农贸市场上蔬菜量大质优,交易红火,前期一直高昂的鸡蛋价格终于出现松动,只是连日的降雨拉升了不少蔬菜的价格。此外,新鲜上市的山楂、板栗,吸引不少尝鲜的市民。 指数分析较上期上涨44.3点 昨日,经本报记者调查统计,第四十期晚报餐桌消费价格指数为2313.22点,较上期上涨44.3点,涨幅为1.95%。在45种农副产品中,有28种农副产品价格上涨,15种农副产品价格下降,2种持平。其中,23种蔬菜中有17种上涨。 在45种农副产品中,涨幅最大的为黄瓜,涨幅达98.32%,其次为长豆角和茄子,涨幅分别为93.2%和76.01%。降幅最大的为蘑菇,降幅达39.88%,其次为苹果和梨,降幅分别为26.34%和23.56%。 精细阅读①黄瓜长豆角价格翻番 “这几天的菜价明显涨了。”昨日,在城区华山路蔬菜批发市场,前来买菜的李女士如此说。 “快过节了,黄瓜、长豆角、茄子这些精细菜需求量增加了很多,所以涨价比较明显。”菜贩老张告诉记者,蔬菜价格上涨与节日和降雨肯定有关系,但现在由于交通方便,很多种植蔬菜的合作社在雨天也能组织人力将地里的蔬菜收上来,降雨的影响会随之减少。 精细阅读②芋头板栗新鲜上市 这几天,芋头成了农贸市场的新鲜物,一个荔浦芋头大的像哈密瓜,小的也有拳头大小,很受市民喜爱,价格在4元/500克左右,而小香芋的价格则在3元至4元之间。 此外,超市内的板栗也备受关注,据了解,板栗性味甘温,能补肾壮腰、强筋活血,价格在5元/500克左右。 精细阅读③山楂虽好不宜生吃 红红的山楂上市了。昨日,记者从不少水果店看到,新上市的山楂颇受市民欢迎。一店老板称,他每天能卖200斤左右的山楂,每天进的货当天就能卖完。 大家都知道,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滞。鲜果店老板王先生说,虽然山楂是好东西,但不宜大量生吃。因为山楂中所含的酸性太强,很难消化,对胃会造成负担。最好的吃法是熬粥或者煮汤,这样能稀释酸性。
来自: 南阳晚报 ;原作者: 赵 洋 温 宪 微光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