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做了二十年雕塑,向京决定停下来,暂别雕塑创作。 9月18日至10月22日,北京现代民生美术馆将举办雕塑家向京迄今为止最大的个人回顾展“唯不安者得安宁”,并发表新作“S”。这之后,从不愿歇息的她想按下暂停键,“如果没有能说服我的动力,我不会再轻易回归雕塑媒介的创作。” 1995年,向京刚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时,周围同行普遍认为写实雕塑已经过时,要表达新时代的思想就需要有更先进的媒介。“我特别不赞同。我希望尝试用这个古老的媒介创作,并在当代语境中依然生效。”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向京说。 憋着一股气,年轻瘦弱的向京选了这个耗费体力、制作麻烦、工作强度大的艺术创作途径。她开始塑造一个个人像。对着镜子吐舌头做鬼脸的女孩、抱着胳膊 妆哭花了妆的女孩、穿着时髦花边背心脚蹬松糕鞋的女孩,还有不同的场景,比如在婴儿车旁边弯腰拉筋的女人、泳池角落各怀心事的游泳者——每个人都处于微妙 的情绪之中,却如此真实,仿佛是观众自己的人生瞬间。 这些与真人等大的雕塑,神态形体、面部细节都细致入微,向京在玻璃钢材质上着色更是加强了其真实存在的分量。但在艺术家的官网上却写着:“向京在这一系列创作中,明确拒绝了所谓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而回归到内在化的艺术表达上。” 人们面对她的雕塑作品时,总会产生某种奇异的情感——这情感不仅仅停留在对雕塑人像的欣赏、观察,更深地体现在内心的共鸣。她用这独有的“心理现实主义”手法获得了专业及大众的认可。 二十年里,向京连续经历了“镜像”、“保持沉默”、“全裸”、及“这个世界会好吗?”四个创作阶段,数量惊人,其中更不乏巨型之作。而在“全裸”系列中直面“女性问题”,令她的名字得以在艺术史中永远与“女性主义”相连。 “我不执着于媒介本身,艺术就是个表达。”在位于北京宋庄的工作室里,向京平静地说,“雕塑给我很多认知,包括人性的局限性、雕塑的局限性。对我来说,人生就算此刻停止也够本了,再多就也是锦上添花。”
来自: 新浪收藏 ;叶春燕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