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公益 公益资讯 查看内容

慈善聚能量 大爱暖中原

2016-9-1 12:42 | 评论: 0|来自: 人民网

摘要:    林州市慈善总会救助修建红旗渠伤残民工。  叶县“同一片天”亲子早教中心老师精心呵护儿童。  武陟县三阳乡南田塘村慈善幸福院为老人过生日。  志愿者为洛宁县儿童福利院孩子辅导学习。  我省民营企业 ...
 
    林州市慈善总会救助修建红旗渠伤残民工。

  叶县“同一片天”亲子早教中心老师精心呵护儿童。

  武陟县三阳乡南田塘村慈善幸福院为老人过生日。

  志愿者为洛宁县儿童福利院孩子辅导学习。

  我省民营企业踊跃参与慈善事业,已成为助推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9月1日,第九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作为我省获得本届“中华慈善奖”荣誉称号的李相岑,受邀参加颁奖典礼。“荣誉我们要保持,责任我们要担当,今后好好带领志愿服务团队,把我们的公益事业继续发扬光大。”8月29日,接受采访时李相岑激动地说。

  李相岑是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28年间,由一个人学雷锋,到自费组织起拥有3万会员的社区志愿者协会,引领一个爱心团队持续不断做好事,被称为新时期的“活雷锋”。中原大地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人们历来就有崇德向善的传统,李相岑是我省献身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群体中的一个优秀代表。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近年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下,我省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和模式,慈善事业呈现健康发展大好局面,厚德大爱在中原大地悄然漫延,润物无声地温暖着全省千千万万贫困群众的心田。

  政策给力慈善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慈心为怀,引人向善,公益为本,扶危济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慈善事业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顶层设计入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

  我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推动慈善事业改革创新。

  2007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2016年又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

  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全省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为我省探索慈善事业发展新路径指明了方向。郑州、开封、洛阳、安阳、许昌、漯河、信阳、周口、滑县等市县政

  府,也结合当地实际,相继出台了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文件,为慈善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慈善事业发展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钱从哪里来?我省不断加大福彩公益金的

  支持力度,2015年以来已安排近3000万元,通过实施公益创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支持社工组织和社工队伍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公益慈善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服务。与此同时,财政、税务等部门认真落实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激励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我省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在各项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职责,紧密结合河南实际,积极探索符合河南省情、适应时代要求的慈善事业发展路子,推动全省慈善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省民政厅副厅长孟超说。

  健全网络打通慈善服务最后一公里

  盛夏时节,武陟县大封镇南孟迁村慈善幸福院内,82岁的邱凤莲老人正坐在树下绣鞋垫。老人说,要将眼下的幸福生活“一针一线绣进鞋垫”。“幸福院的老人们不仅一日三餐能吃上热乎饭,还可以参加文体活动,大家在这里过得可舒心了。”村委主任孟大勇说。

  实现慈善事业发展,必须健全慈善组织网络,建设好慈善服务平台,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武陟县推广的村级慈善幸福院,正是近年来我省探索完善基层慈善网络的有益探索。目前,武陟县共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103所,入住老人3000多名,惠及群众3.2万人。

  除此之外,我省还从福彩公益金中拿

  出4000多万元,用于资助慈善超市和慈善经常性捐助网络建设,方便群众就近捐赠物品或获取慈善救助;省民政厅会同省邮政公司合作开展“邮善促民生”战略合作试点,更好地为基层民众提供贴心服务。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行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职责,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激发慈善组织活力,努力搭建慈善事业发展平台。目前全省登记社会组织近3万个,大部分在慈善领域开展活动。基金会发展到126个,年募集资金在6亿元左右。各级慈善总会发展到156个。设置经常性捐赠接收站(点)、慈善超市700多个。

  安阳、焦作、周口、滑县、武陟等市县已将慈善会组织网络延伸到乡镇街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郑州市开展了“五社联动”志愿者服务网络建设;安阳市建立了4级义工网络;漯河、三门峡、滑县等地志愿者服务网络延伸到社区和乡村……目前全省以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慈善超市、社会捐助站(点)和社会救助窗口为中心,集社会捐赠、慈善救助、慈善服务、慈善求助、社会福利服务为一体的社会捐助慈善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正稳步推进,实现对困难群众精准救助、个性化服务和有效性救助。

  开拓创新慈善募捐方式与时俱进

  近几年,郑州、安阳、漯河、濮阳、焦作、滑县、长垣、荥阳、林州、武陟等市县每年都会组织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去年10月16日第八个“郑州慈善日”,郑州市慈善总会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共募集到善款1.46亿元,创历年之最。

  从行政推动到市场化运作、从坐等捐赠到主动劝募、从手段单一到形式多样,坚持集中捐赠与日常募捐齐抓、大笔款物与小额捐赠并重、城市募捐与农村劝募同行……近年来,全省慈善组织开拓创新,探索建立“慈善一日捐”、“农村一元捐”、“小额爱心基金”、网络在线捐赠、电话热线捐赠等多种方式的募捐平台,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元化的捐赠需求,筹资数额逐年攀升。

  一些慈善组织还专门为企业“量身定做”慈善项目,通过建立企业冠名专项基金开展慈善募捐。省慈善总会先后建立了用于医疗救助的“博济爱心基金”,用于农村贫困群体的“雏鹰农牧基金”;郑州市慈善总会先后设立了郑州日产“牵手工程”、“薛景霞教育慈善基金”,致力于郑州市贫困学子及弱势群体的资助等。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各级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联系、交朋友”的方式,与各类新闻媒体建立友好关系,扩大了慈善宣传的覆盖面。与此同时,各类慈善组织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慈善微信、腾讯公益、慈善公益信托等慈善新形态,为慈善事业注入发展新活力。比如,郑州市慈善总会今年不仅签约了首支慈善公益信托“乐善1期”重大眼科疾病救助项目,在慈善信托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还探索建立了“爱心基金及爱心银行”,促进慈善募捐社区化。

  精准救助慈善品牌项目社会效益不断彰显

  省慈善总会2001年成立以来,以扶贫济困为重点,组织实施了阳光助学、“乐龄之家”助老等一系列慈善项目,得到社会各界的“点赞”。仅2015年,省慈善总会的公益性支出就达7.25亿元,资助和帮扶困难群众9.8万人次。

  多年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困难群众的需求,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慈善救助活动,精心实施慈善项目,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慈善品牌项目。

  安阳慈善总会与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针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合作开展了“慈善复明工程”和“轮椅助行工程”,资助几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和贫困残疾人家庭配置轮椅,还开展了慈善超市救助、仁爱抚孤、康复助医等慈善项目。周口市慈善总会与香港公益组织、南京爱德基金会等慈善组织,针对困境儿童合作开展了“少儿救助阳光工程”项目,为全市4万多名困境儿童提供助养、助学、助困、助医、助残等方面慈善救助,累计发放善款1.45亿元……这些慈善项目救助领域涉及安老扶幼、支教助学、赈灾救助、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方面,每年受益人群达1000多万人次,慈善救助作用日益彰显。

  用爱心照亮前方的路,用爱浇灌“慈善之花”。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施行,我省慈善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昂首阔步迈向新的征程,让更多爱的阳光洒向中原大地。
来自: 人民网 ;王文龍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