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素质在逐步的提高,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自然而然,人们对于身体健康水平的追求也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而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对于医院的环境设施有了更多的需求以及更高的质量要求。医院的功能不再是单纯追求治疗疾病的唯一手段,还要通过病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营造一个方便、安静、温馨的医疗环境。 那么,如何才能加强医院环境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呢?就此,记者专程采访了开封市中心医院建设项目筹备小组成员、医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新光。 近日,记者在开封市中心医院 见到了正忙碌工作的王新光。王新光看上去温文尔雅,博学多才。记者了解到,王新光2002年由外科主治医师岗位调入医院新成立的形象策划部担任负责人,从此对医院环境建设的研究近乎于痴迷,一发不可收拾。王新光多年从事医院形象策划工作与研究,策划、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医院建设工程,他广泛阅读医院建设方面的书籍杂志,收集了数百册医院建设方面的书籍,发表有关医院建设方面的研究论文20余篇,比如《加强医院环境建设 全力打造优美医疗环境》、《医院规模确定及规划选址》等等。同时,他还考察了国内外200多家医院,拍摄收集了近2万张医院建筑及装修图片,在改善医院就医环境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不时有不同等级的医院邀请他进行医院建筑环境策划及评估。 在王新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开封市中心医院的的病房楼。“这是我们医院2007年11月,对病房大楼入院接待处进行了重新整修。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接待处便焕然一新。整修后的接待处整体以蓝色为基调,设置了精美的形象墙,灯光采用柔和的间接照明,原本破旧不堪的大桌子改成了人性化无障碍化的接待台,方便广大病患前来咨询及办理住院手续,无形中缩短了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心理距离。”说着王新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除此之外,王新光介绍,他还制定了该医院的首个绿化景观规划,策划创意了综合楼后花架,全院移动式花池、“共青绿苑”等多处绿地景观;统一命名了全院各楼房、病区,倡导了院徽、标准色,建立了中英文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了全院建筑物外立面乳白色与灰色的主、辅色彩;为全院病区策划安装防撞扶手、防撞护角,手术室防撞护板;……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设计,无不站在了患者的角度考虑,使得医院环境更加温馨舒适,让患者对医院增添了解和信任。鉴于王新光对医院建筑的研究成果显著,2009年其被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研究分会吸收为会员,2011年破格当选为该分会的全国委员,成为该分会112名委员中唯一一名地市级医院的中层干部。每年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医院建筑国际研讨会暨博览会。 王新光告诉记者,医院建筑的选址、整体布局、医疗流程、环境绿化、照明等都可以很好的体现出一个医院的建筑设计和装备是否是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人们的需求。 在现代化医疗设施和管理设施等医院建筑的各方面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最为基本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是当今现代化的医院建筑设计和装备的宗旨所在。旨在能够建立一个的温馨又方便的环境,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基础上做到医疗功能的完善,也就是能够使病人在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以及完善的医疗功能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治疗。为了让病人在跨进医院的时候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亲切温暖和信任的安心感,就要医院建筑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深刻的认识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并且能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将这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很好的体现实施出来。如设置残疾人厕位、楼梯起止步盲人指示等;设置病床间隔帘,保护病人隐私;在病房卫生间内增设紧急呼叫钮,以便病人突然犯病或摔倒时也能轻易地接触到呼叫钮,从而让医护人员及时得到呼叫;在座便器旁安装水龙头便于清洗卧床病人移动式便器。还有在病房设立阳光室,凉衣间等等;此外,在医院内营造艺术化氛围也是十分必要的。如雕塑、书法、绘画应是必不可少的。 采访结束之际,王主任告诉记者:“如今好多人在思想与观念上存在着种种误区,常常妨碍医院建筑现代化的进程,像有的人认为医院装不装修无所谓,只要技术好就会有病人;有的人认为医院装修要用最便宜的材料,简单粉刷一下墙面即可,一切要以‘节约’为原则;还有的人认为建筑要不要文化无所谓。其实不然,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下,相同等级、同规模的医院在技术与装备上日益同质化,谁家的医院就医环境更舒适、更温馨、更方便、更富于人性化,病人就流向那里,医院环境已经成为医院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筹码;更重要的是优美的环境、舒适富于人性化的设施,有利于缓解病人和家属急躁不安的情绪,对于病人的治疗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高晓云)
原作者: 记者: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高晓云 星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