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爱心老人”李如生: 桑榆未晚霞满天

2014-10-2 11:07 |原作者: 王 浩 | 评论: 0|来自: 安阳网-安阳晚报

摘要:   李如生为老人送去爱心慰问品。   退休之后,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在家里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然而,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之后,他将自己的满腔热忱送给了身边的人,将浓浓的爱心献给那些 ...

 

  李如生为老人送去爱心慰问品。

  退休之后,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在家里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然而,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之后,他将自己的满腔热忱送给了身边的人,将浓浓的爱心献给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他就是爱心老人——北关区豆腐营街道办事处新村社区书记李如生。

  “李书记好!李书记去哪啊?”昨日上午,李如生骑着他的自行车走在社区的小路上,往来的居民纷纷向他热情地打招呼。这样的一幕,几乎每天都会在社区上演。

   看到困难的人 就想伸出援手

  “将心比心,你热心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热情对待你。”年逾七旬的李如生感慨地说。1998年,李如生从安阳市轻工机械厂退休后,应聘到当时的居委会任书记,这一干就是16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也过过苦日子,知道不好过!”李如生说,自幼的艰难生活,让他一见到生活困难的人就会产生怜悯,“看到他们,就会想到曾经的我,我想帮助他们!”

  跟着李如生,记者敲开了市东工路37号院秦玉田的家门。看着秦玉田床上的新被子,李如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天儿慢慢冷了,怕他冻着,等两天还得再给他送几床被子。”李如生说。今年75岁的秦玉田,手脚残疾,无儿无女,孑然一身。“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堆满了废品,窗户是破的,连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都没有。”李如生说,当时,他掏出200元钱塞到了秦玉田手中,“老秦,以后我管你!”李如生一管就是16年。从此之后的16年里,每年冬至,李如生家里的第一锅饺子是端给秦玉田的,每个正月十五的第一碗汤圆是煮给秦玉田的。16年来,单衣、棉衣、床单、被褥,秦玉田从没有自己花钱买过。感动不已的秦玉田有句话总挂在嘴边,“李书记比俺爹俺娘对俺都好,这样的恩情,俺忘不了啊!”

  在新村社区,今年90岁高龄的黄老太太,提起李如生,她竖起大拇指,乐呵呵地说:“李书记,你又来看我了,又来给我送吃的了!”数年前,黄老太太因家庭纠纷被赶出家门,李如生帮忙联系法律援助,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急大家之所急 爱心温暖众人

  同样忘不了李如生的还有新村社区的程老太太。今年70岁的程老太太,丈夫已去世多年,自己也患有眼疾。“李书记啊,你来了!”看到李如生,程老太太激动地握着他的手。“李书记啊,你对俺的好,俺都记着呢!李书记,你真是好人哪!”程老太太说着,又掉下了眼泪。

  程老太太身边曾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儿子,儿子犯病时,不仅撕衣服、撕被子,还砸桌子、砸窗户。无奈之下,程老太太将儿子困在房间里,自己一个人住在破旧的厨房里。看着砸坏的门窗和无助的老人,李如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逢雨雪天气,李如生就骑着自行车到程老太太家里去,担心她家房子漏水,担心老人的身体。为了程老太太的儿子,在一家托老所,李如生专门为他安排了一个单人房间,还配了服务员。如今,有精神病的儿子去世了,只留程老太太一个人,为了照顾程老太太,李如生帮程老太太找了个钟点工,照料老人的生活。

  而李如生资助的大学生杨梦玮更是在自己的登记表中“爷爷”一栏写上了“李如生”,杨梦玮父母双双下岗,当全家人为梦玮的学费发愁时,李如生急人之所急,带动社区党员为梦玮捐款,圆了梦玮的升学梦。

  点滴帮助,可能就会为另一个人带来无尽温暖。16年来,李如生长期资助8位老人,让他们免于苦难。而他帮助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爱心流淌,我们体会到的是绵延的温暖与感动……

来自: 安阳网-安阳晚报 ;原作者: 王 浩 不离;不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