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地多君子,鹤城聚贤人。近年来,在鹤壁这片2182平方公里、养育着160万人口的沃土上,闪耀着一个个发光的名字:扎根一线服务群众的民警张慧,三入黄河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邢二朋,独自坚守山区小学15年的乡村教师胡满叶,免费医治、救助困难群众200多人的乡村医生董恩科…… 市八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好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已经从“个体”发展到“群体”。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各类先进模范人物有1.9万余人,其中道德模范和“鹤壁好人”800余人。 凡人善举擦亮鹤壁好人”品牌 市蔡庄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填埋场垃圾填埋组组长王玉峰每天坚守在又湿又滑、臭气熏天的垃圾堆上,7年填埋垃圾40多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用劳动者无上的光荣护卫着城市的美丽; 河南能源鹤煤公司中泰矿业退休职工刘厚忠花费5万多元购买设备,7年间为偏僻贫困山区孩子放映300多部影片,极大地丰富了山区孩子的文化生活; …… ……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在平凡的岁月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目前,我市已连续16年开展鹤壁好人”评选活动,连续8年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河南好人”等评选活动。 近年来,“鹤壁好人”已经走出鹤壁、走向全国——程相文荣获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程相文、王建设、董恩科分别荣获河南省第二届、第三届和第五届道德模范;韩海江荣获河南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市入选“中国好人榜”21人,入选“河南好人榜”9人,张慧、李应喜、彭兵先、马朝立、张珂、邢二朋等荣获全国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称号,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气场。 榜样力量壮大“鹤壁好人”群体 “鹤壁好人”群体不断壮大,我市正成为集聚满满正能量的“好人之城”。鹤壁为何好人辈出? 榜样的力量激发善行。10年来,淇河家政有限公司经理张珂先后捐款20余万元帮助千余名困难群众,在其影响下,她组织成立的市慈善总会鹤翔西区志愿者服务站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600余人;市民吕志强多次水中救人,后牵头组建鹤壁市水陆义务救援队,短短两年时间队员发展至112名,先后挽救23条宝贵生命。正是这一个个普通的“鹤壁好人”用言行影响、激励了更多人争做好人好事。 淳朴的社风民风孕育好人。近年来,“评好人、奖好人、做好人、敬好人”在我市蔚然成风。强大的文明力量,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幸福感、安全感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追求,主动加入公益大军,我市形成了英模成长的肥沃土壤。 丰富的创建活动滋养灵魂。我市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把评选“鹤壁好人”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教师、美德少年等一系列好人评选和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宣传在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大张旗鼓评好人、立足岗位学好人、踏踏实实当好人的良好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市民心中。 机制常态化助推“好人之城”建设 如今,走在山城区枫岭公园,你会看到展示李应喜等英模事迹的“好人一条路”;来到淇滨区华山路“劳模宣传一条街”,路灯杆上的先进人物展板格外醒目。近年来,我市为推动文明建设理念入脑入心,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进一步夯实了“好人之城”建设的思想基础。 我市通过在《鹤壁日报》等主流媒体开设报道好人好事的“身边的感动”等栏目,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上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利用宣传栏、展板、车体等发布公益广告,进单位、学校、社区、村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借助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等大型节会宣传城市文化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尊重好人、礼遇好人、善待好人。道德模范、“鹤壁好人”、文明市民中谁遇到困难的,我市积极组织动员各方力量给予救助帮扶。近两年,全市对“鹤壁好人”的奖励和慰问救助资金达110多万元,先后有152名“鹤壁好人”享受了免费健康体检。 市八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先后建立了考核机制、好人评选表彰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和帮扶机制,为好人的不断涌现、为英模群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强大的动力。
来自: 鹤壁新闻网 ;原作者: 王峥 孫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