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旺季手拿证书找不到工作 职业资格证考还是不考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从1994年发展至今,全国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累计1000多种,其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还不乏一些“莫名其妙”的职业资格许可。比如,几年前我国一些地方流行考取“高等教育公共关系资格证书”。该证书曾被一些大学生誉为“21世纪的绿卡”。该证考试简单、轻松易得。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该证起不到任何作用。直至现在,该证已销声匿迹、无人问津。 前不久国家取消了包括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内的11项职业资格证,据悉,今年11月国家将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到2015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取消不符合要求的职业资格许可,有望改变证书杂乱的现象。那么考证市场现如今又如何呢?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一番探访。 手拿大把证书却找不到工作 又到了“金九银十”的求职旺季,河南省各大高校里,招聘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上学无用论”充斥耳畔的今天,“考证无用论”也已不绝于耳。 在求职人群中,一个手持一摞证书的女生引起了记者注意。聊天中,记者得知她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业的大四学生,名叫范文君。范文君告诉记者,学金融、经济一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从大一进校开始就义无反顾地奋战在考证路上,她手里的证就包括普通话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四六级证和若干与专业相关的证书。“同学之中考注册会计师证、证券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的最多,考注册金融分析师、理财规划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等其他证书的人也不少。身边的人都在考,自己不拿几个证,实在说不过去。有些工作明确要求有相关从业资格证,比如证券业和期货业,考过职业资格证就等于跨过了一个门槛。”范文君一条一条给记者分析这些证书对自己就业有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品类众多的职业资格证中,心理咨询师证近年来十分热门。毕业一年多,仍然待业在家的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孙汉强就曾考过该证。大学里学习医药管理的他毕业后想当心理咨询师。在参加了历时两个月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后,他如愿拿到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然而,拿着这张期盼已久的职业证书求职时,他却被多家心理咨询室拒之门外。招聘人员表示,与徒有一张证书、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相比,他们更需要一个有一定心理咨询工作经验的员工。 郑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孙梅告诉记者,她的专业尽管在海外存在很大缺口,但如果既没有教学经验,又没有拿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的国家公派项目,就无法到海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前几天她在网上看到一则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培训广告,无路可走的她拨通了该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机构的招生考试电话,结果被对方告知仅培训费就要5000元,其中还不包括考证费,而考证费也同样高达5000元。“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这个证考下来起码要上万元。而且上学的时候我根本没听过还有这个证的存在,老师也从来没建议我们考过这个证。”孙梅抱怨道。如此高昂的考证成本,是否能换来具有与之相对等的价值呢?记者联系到一个考过该证的学生,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拿到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后仍然在家待业,目前还没有如愿到海外任教。 “能否受聘于海外学校成为汉语教师,更多的是看你有没有教学天分和教学能力,单凭一个证书肯定远远不够。海外招教,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只是一个参考,往往还要设置面试环节,而能否被聘用主要看面试表现。”一个考过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告诉记者,目前她已在泰国任教两年。 “就业难”紧逼考证热度不减 走在大学校园,在教学楼、宿舍楼前的告示栏中,五花八门的培训考证广告依旧层出不穷。 记者拿到一张培训机构的广告彩页,以备考者身份联系了这家总部设在洛阳的资格证培训机构。当问及该证书的作用时,该培训机构的招生负责人表示,一旦通过此项考试,就可以优先获得推荐工作的机会。“我们做这个培训很多年了,在业界积累了一定人脉。我们能以最快速度掌握更多的招聘信息,这就是参加我们培训的优势。拿到证书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告知学员工作机会。当然,到底能不能最终得到工作,还要看学生自己。”对方的解释既显得很有信心又表现得模棱两可。据悉,目前该培训机构的主要培训业务并不是针对国内颁发的证书,而是由IPA(国际认证协会)颁发。针对目前国家规范整顿职业证书的现状,记者询问是否影响到考试报名人数时,该招生负责人表示:“招生人数尚未受到影响。”作者联系到一位尚在培训阶段的学员,据了解,与他大学同专业的学生中仍有很多人热衷这项考试,他告诉记者参加这一培训只是为了充电拿证,到底能不能获得工作机会并不重要。“我们班三分之二的同学在毕业前一年和毕业待业阶段都会来参加培训,现在培训班里能见到不少熟人脸。”该学员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培训的学生仍在坚持学习。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年版)》,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后,就可以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这一规定使培训成为拿到证书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此类培训的招生情况也暂未受到影响。 部门巧立名目只为证书产业链 据悉,在最近取消的11项资格考试中,有的资格考试缺乏法律依据,有的资格考试没有准入必要,有的资格考试不仅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中缺乏说服力,还产生了考证乱象。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从1994年发展至今,全国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累计1000多种,其中不乏“莫名其妙”的职业资格许可。比如,几年前我国一些地方流行考取的高等教育公共关系资格证书,曾被一些大学生誉为“21世纪的绿卡”,该证考试简单、轻松易得。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该证起不到任何作用。现在,该证已无人问津,甚至销声匿迹。再比如,地产销售并不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只需要从业人员诚实守信、热情周到即可,但有关部门却煞有介事地设置了“房地产经纪人”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 我国《行政许可法》明确指出:除法律规定的少数具有重要法律责任的执业(从业)人员外,地方政府、国务院各部委不得自行设置有关职业资格准入或其他行政许可性规定。也就是说,法律和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但实际生活中,仍有一些部门想方设法巧立名目,组织考核和颁发职业证书,从中获取利益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在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有些行业存在多种职业资格,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与此同时,一些培训机构借机敛财,利用目前就业难的大环境,通过虚假宣传组织办班、贩卖教材、收取高额的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很多大学在校生利用大把业余时间考取各类证书,但就业时,依然屡屡碰壁。可见,盲目跟风考证,受伤的还是对社会缺乏经验的大学生。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连宁指出,现在很多青年人不仅要取得高学历,还要去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手上拿着一大把证,可就是找不到工作。针对这一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减少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抓紧修订国家职业标准,转变监管方式,打掉市场主体创业兴业的“拦路虎”。 对于没有法律依据的准入类资格将一律取消 今年的6月份和8月份,国务院分两批取消了58项中央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包括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许可等。人社部负责人表示,针对减少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国务院要求2013年、2014年分批取消职业许可事项,今年11月份还将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到2015年基本完成取消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目前,准入类的职业资格现在还有84项,对于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要继续取消。 人社部负责人介绍,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资格,如果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并不密切,或者自身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进行管理的,将建议按程序提请修改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根据下一步的清理计划,国务院行业部门、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原则上予以取消,确实需要保留的,经批准后,纳入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制度管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由政府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具体认定工作逐步移交给行业协会、学会承担。 记者从我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职业资格认证统一由国家设计。每一项认定,从培训、教材、报名,到考试等各个环节都涉及行业、部门利益,在国务院明确取消一些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后,下一步该如何梳理和落地,各地都在静等国家人社部的具体措施出台。 延伸阅读 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自此,考证热应运而生,这也被视为“培训热”、“考证热”的发端。 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2014年第27号),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包括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土地登记代理人、矿业权评估师、国际商务专业人员、注册资产评估师、企业法律顾问、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员、品牌管理师。 据相关人士称,这次“职业资格”的调整主要用意或在于释放行政权力,降低人力行政部门负担,将一部分运作成熟的职业(行业)的劣汰机制交还市场,而另一些不宜设置职业门槛的行业,或者含金量较低的证书,也可能面临被清理
来自: 河南省教育网 ; 呢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