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午,整形外科手术室的门外,唇裂患儿冷措的父亲才文东周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手术室内,他一岁的女儿正在进行唇裂手术。门一打开,才文东周赶紧冲上去。“放心吧,手术很成功!”我院医学美容中心李永林主任说道。才文东周这才露出轻松的笑容,不会说汉语的他用一句朴实的“扎西德勒”对李永林主任表达感激之情。 自2005年以来,我院连续11年与国际微笑行动医疗志愿者组织、中国微笑行动基金会合作举办“郑州国际微笑公益活动”,已成功为河南省内外2000余名唇腭裂患儿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9月17日,我院从遥远的青海迎来了冷措和拉毛卓玛两名唇腭裂患儿,他们也幸运地成为我院唇腭裂患儿免费救治活动新的受益者。 跋山涉水奔赴微笑之地 冷措刚出生时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唇腭裂,由于家境贫寒,一直没有进行手术。“我们那里消息闭塞,听说咱医院能免费做手术,我跑到卫生所报名,可人家说活动结束了。”才文东周说道。 心灰意冷的才文东周向曾经在我院得到免费救治的朋友咨询,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文东周与我院取得联系,我院常务副院长王彦军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青海当地卫生部门联系沟通,最终,冷措获得免费救治的机会。9月16日,才文东周带着女儿从青海杂多县查旦乡巴青村出发,历经20多个小时的辗转路程,终于抵达了让他们期盼已久的微笑之地——郑州。 我院院长许金生携院领导班子看望唇腭裂患儿 小冷措到来后,我院为她准备了爱心病房。护士们在小冷措的病床前贴上可爱的卡通形象,并为她准备了新衣服、婴儿食品和玩具等礼物。院长许金生、党委书记孙晓辉及班子成员多次来到病床前看望小冷措,为她送上慰问品,并安排后勤部门准备营养餐和生活用品,确保小冷措得到最细心的照顾。 “小冷措的家乡青海天气比较冷,穿着很厚,刚来医院的时候孩子身上就捂出了痱子,还好我们已经提前把她的新衣服洗干晾干了。”护士长王阳子说道,“冷措父亲不会说汉语,从他们到医院的那天起,我们就安排护士全程陪同检查,帮助他们购买日用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确保他们能够安心治疗。” “小冷措既有唇裂,又有腭裂,唇部畸形比较明显,而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出生3个月),这给手术带来了较大难度。根据她的情况,我们这次手术先修复唇裂,将异位的口轮匝肌彻底松解,使其达到解剖复位,重建正常人的上唇形态。”李永林主任说道。“目前手术非常成功,下一步我们将在半年后为小冷措进行腭裂手术,随着她的成长,后期还将进行牙槽突裂修复术和正颌手术。再配合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小冷措长大后就能恢复的和正常孩子一样了。” 我院党委书记孙晓辉与患儿家属亲切交谈 “终于能去上学了” 和冷措一样接受受手术治疗的还有6岁的小女孩儿拉毛卓玛。卓玛来自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一户贫困家庭,卓玛的爸爸妈妈在外放牧,平日里小卓玛和爷爷公保一起生活。卓玛曾在1岁和3岁的时候分别接受过唇裂和腭裂手术,但是,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小卓玛软腭再次裂开,导致她依然言语不清,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交流。 “孩子想上学,从学校经过,她都不愿意走,一直盯着学校里面看。”公保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道。为了让孙女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公保自学小学课程,在家里给孙女讲课。“孩子很爱学习,已经学会所有的声母和韵母了。”公保说道。 公保从朋友那里得知我院开展免费救助唇腭裂患儿的消息,随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名。“本来以为还要等个一年半载,没想到这么快就通知我们来做手术了,孩子终于能去上学了,她这两天特别高兴,经常让我把原来教的东西再讲讲。”公保笑着说。 让更多孩子露出开心的笑脸 据李永林主任介绍,唇腭裂畸形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中国总体发病率大约为1.82%,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还会对患儿语言、吞咽等功能造成严重的创伤。 唇腭裂修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除整形手术外,还包括术后的语音矫治、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治疗。很多家庭都因受医疗条件或经济能力所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只能让孩子承受心理和社交的双重压力。 我院作为国际微笑行动组织在郑州的诊疗基地暨慈善定点医院,长期为唇腭裂患儿开展免费救治活动,在修补这些孩子的生理缺陷同时,也为他们修复残缺的人生,让孩子们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树立信心开始崭新的生活。
来自: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子君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