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只观妙笔生花 不见辛苦制笔

2016-10-18 22:02 | 评论: 0|来自: 新浪收藏

摘要: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看官们都不陌生,它们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地位,确实举足轻重。可说到底它们在当今的用处早已不复当年之盛,如果不是文人墨客,爱字之人,恐怕很少人能够接触了。什么人还在用它们,它们又是怎样 ...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看官们都不陌生,它们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地位,确实举足轻重。可说到底它们在当今的用处早已不复当年之盛,如果不是文人墨客,爱字之人,恐怕很少人能够接触了。什么人还在用它们,它们又是怎样被制作出来的?今天,我们就从毛笔说起。

     世传最早造笔人为秦国大将蒙恬。韩愈《毛颖传》中提到: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

  和其他文房用具一样,毛笔告别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而制造毛笔者更是凤毛菱角,手工制作毛笔工序繁杂,又因其市场越来越小,从事毛笔制作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论毛笔,湖州的湖笔自然闻名遐迩。而另一个毛笔之乡,江西文港镇,则被誉为“华夏笔都”。文港镇的毛笔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初就有笔市。这里制笔工艺都是世代相传,工艺娴熟,将纯手工制作毛笔的技艺完整地传承下来。制作出的毛笔大如扫帚小如针,还讲究四德:笔头尖、笔锋齐、笔身圆、毛体健。延续着中国几年前来的手工制笔文化。
来自: 新浪收藏 ;叶春燕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