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是“科学呼吸—Breathe In The Knowledge”。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主办,携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山东、山西和湖北共10个省(市)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各地知名医院同步开展了一次大型的慢阻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上午8点,全国多省联动、同步进行的“世界慢阻肺日大型义诊”活动在我院门诊楼广场举办,多名国内及省内知名专家及学者通过远程授课、现场义诊、健康讲座免费发放慢阻肺科普资料等形式向大家广泛宣传慢阻肺早诊断、早治疗、可防可治的科普知识。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副处长董倩、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周刚、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张玉林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文建国和我院其他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我院呼吸科的专家出席了开幕式。董倩副处长和文建国副院长分别致辞。 开幕式后,我院呼吸科专家为现场前来寻医问药的患者朋友进行了免费义诊和相关体检。现场的民众还通过远程系统收看了北京主会场钟南山院士和王辰院士关于慢阻肺防治的现场讲座并领取了慢阻肺科普资料:《不能不知的“慢阻肺”》。 我院呼吸五科主任程哲和呼吸二科二病区副主任刘红在义诊之余接受了各媒体记者的采访。刘红副主任首先向患者们介绍了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和喘息,还往往表现为劳动耐力的下降,出现活动后的气促等。在预防方面,刘红副主任说:“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戒烟,因为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毒有害颗粒,还有69种之多的致癌物质;二是避免接触粉尘、烟雾等有毒有害气体,以防气道的慢性炎症损伤,从而导致气流受限,出现症状;三是慢阻肺家族有关,老慢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的子女患慢阻肺的几率很高,要尤为注意;第四是应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天气变化。”当被问及如何尽早发现和确诊慢阻肺时,程哲主任向记者介绍道:“我国做过很多次流行病学调查,经证明,在40岁以上的人群里,慢阻肺的发生率由过去的百分之八上升至百分之十二,所以早发现才能早治疗。当患者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特别是长期吸烟的人群再加上胸闷、喘息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更应该考虑是否患有慢阻肺,此外,肺功能是诊断慢阻肺的一个有效标准,所以建议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到医院做一个肺功能筛查,确诊后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本次活动,现场共约300名患者参加了咨询和义诊。
来自: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原作者: 曹咏 孙逸璠 赵子君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