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镜学第六部:沉思1

2014-10-15 19:49 | 评论: 0

摘要: 镜学是一种思想系统,也是一种教育系统,其中的思想内容有:爱,影响力,正能量,情商,演讲,沉思,思想。孝、仁、诚信、智慧、悌德,勇敢、幸福、人生、处世、爱情、健康、自信、礼仪、成功、商道、教育、心理学、 ...

精神怎样变成骆驼,骆驼怎样变成狮子,狮子怎么样变成孩子。镜学在沉思有四个思想:一,文化。二,格言。三,心境。四,真理

 

文化篇

眺望了一千年,又回到了这里,站在千年的山梁上才发现最繁华的地方不在都市,而在文明与文明的故交,数过去,人迹寥落,我想,当年祖先是怎么面对未知奇怪的世界呢。

希腊,埃及,巴比伦,在我心里一样神圣,我想,现代人没有资格来评价它们的好与坏,我们没有权利去取我们的祖先,它们的辉煌在几千年前,它们太神圣了,它们的灵魂还在向我们诉说着历史,告诉我们当年的故事。

站在海边,静静的望着它,我在想,当中国有孔子,老子,庄子,在百家争鸣时,同在希腊又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埃斯科罗斯。当这些哲人聚在一起,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些文明,它们已经累了,我们也在悲叹祖国的文明的败落,我们就好像流浪,无家可归的人一样。

当我们在文物上刻上到此一游时,在希腊,拜伦把名字刻在了波塞冬神殿上,他刻得那么低,可见他当时的心情,必须低着头写,如对神明,我想起了国人在旅游时,总是玩弄文物,这大大减少了文明的寿命,如此下去,我们还能看到祖先的故事么,拜伦为希腊文明而哭泣,我为中华文明而哭泣。

希腊文明奉献给了人类,我们不能一下以狭隘的观念来评价他们,如同中华文明,汉族也好,契丹也好,他们都是中华名族。

回想希腊几千年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他们思索,这才有了希腊文明。文明不在图书馆,研究室,而是文物,是遗址。

  文明之间交流,融会。也少不了杀戮,废墟,但最终都会归为文明,千年后留给后人的又是想象,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却又要拆散,这比亡国还要让人心痛,所以许多文明古国都被低略的文明奴役,往往成为了荒凉,其中衰败的过程又是复兴的希望。

  悲剧训练了人们的痛苦意识,使理性单纯,变得明晰,事情已经过去,痛苦得到了补偿,对于物质的攀比,人心看重了自重,这是祖先的遗训,文明不在挣扎。

  文明方式太过闲散,就包含了太多的疲惫,文明的精神开始失重,结果文明也被遗落,文明是不能失去健康的。

  文明或追慕或酸腐,都有两个方面的提倡,因此文明无法做局部比较,各种文明的结构,差距的产生关及整体。中华文明在人迹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我们缺少了真正的健康的标志,少了意义上的自我,只能在哭声中悄悄衰老。

  大家所需要的是安全感,比起灾难本身自我惊吓更可怕

  理性是文明的坐标,当文明走出神话就能找到自己的历史。

  不怕没有时间准备,只怕把机会浪费了,因此更加珍惜,不是不敢开始,而是他太过神圣了。

  摧残使文明受尽了污辱,也是延续的象征,这些文物有自己共同的名字叫中华文明,那些失去的文物只有回到中国,他们才能找到自己方位。如果我死后,这些文物可以回到中国,如果能回到中国,我一定复活。

 

我么总是苦心寻找文明的源头,转头来,文明就在脚下,我们还很无知,兴盛

的是术,寂寞的是道,因此就有了学者的责任。

我们对人类的历史哈没有到可以爽朗赞叹的地步,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文明的开始,回顾时只能感到自己的渺小。

最大的终结不是书籍的毁灭,而是失去对文明解读的能力。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现在还能看到名族的文明,相比那些成为坟墓的文明无法解读,相对文物遗迹而言,我们采着阶梯上去,发现面前是一道频壁,把文明的遗嘱全部掩埋了。

文明的图像将人心连接在一起,召唤着古老的语言,遗迹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每一个都承载着历史信息。今天文明注重方便,但古迹不能被新的东西代替,古迹是孤独的,身后空荡荡的,留下了当时世界最繁盛的记忆,人类因为领会文明而肤浅,文明因孤独而消失。

一切都停止了,只剩下荒日的飘荡,原来我们只是历史中的一粒沙,人类文明就像一棵树,谁又能保证它们能活的年限,枯萎属于正常,但景色变了,黄昏来了,阳光只能照在沙土上,耀眼已消失,剩下暮色。

文明与一切都有关系,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

多少千年下来,留不下一点无痕,实在太纯净了,不需要人的指点。

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此折腾还是可笑的,在自然面前,又怎

么敌得过。

任何一种文明只追求固步自封,最终难以活下去。自我的复兴意味着自我的认识,清高,自慰受到历史的阻碍,广泛的自我认识,与众多思想的交流为主,才普遍使文明得到发展。文化以沟通为主,以传播为生命,沟通减少阻碍。

交流是件好事,但从精神和器物上看相差甚大,也难免两国开战,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交情不深,恩怨不大,反而能和平相处,文明不被愤恨所改变,还能保持文明本身的精神信仰,是件好事。

城市失落了一个遗迹,又重新进入寂寞,要想延续就又是困难了,邪恶要想毁掉一个文明,则又是轻而易举的事,至今都没有建立救助文明的机制,救助人的机制。人还有一点良知,就不要去毁坏文明。

许多战争只是争夺图纸概念。

文化也要逃不开盗贼,拒绝卑略,才是对话的主题。

历年以来的战争,不知打了多少仗,毁了多少家庭,在互相争夺彼此的土地,为何不去向自然挣夺一点生存的空间呢,当清泉取代了鲜血,人们就懂得了笼罩的不应该是鲜血,而英应该是暖棚,几千年了,人报复人,人折腾人实在是太厉害了,如果人们只把智商,精力耗在这个上面,只会带来更的的麻烦,文明是粗野和野蛮的分界线,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使智慧和野蛮没有什么分别。中东啊,快把智慧放在对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的生存中去。

不同的文明原本可以共处,但当它们处在极端人性时,又会产生悲

剧。宗教的不幸,圣城的不幸是因为它收容了太多的极端,由此为,口,灾难就来了,圣城就成为了灾难之地。

战争,冲突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立刻停止,每一步都面对孩子,一切都好了,就都步入正轨了。

宗教因承受而伟大,在人类的意义又走向至上的崇高,在狭窄中陷于争斗,多一点遗忘。调节也能判断历史的曲直,用现代智慧设计出理性方案,历史,宗教,才不会成为恐怖主义的工具。国家之所以战争不断就是不能忘记,该遗忘的遗忘,

 

从历史中解脱出来,战争摧残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全人类,有了底线,就有了

共同语言。

文明的最终指向是维护人类,各个文明都在沟通上有困难,文明的不同导致互相贬低,互相争斗,因此寻找一个公同的话题,公同的目标就不太容易了,名族不哭,我们不哭。一些文明在生气,在表达什么着什么,又是现实的依据,使后人能够欣赏。

文明没有选择,贫困也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战争就成为了选择尊严的方法。

理清了历史的逻辑,文明才能被丰富的记载起来,不然留给人们的只有夸张的想象。人们对文明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文字记载上,对文明的曲改,伤害的还是文明本身,越久远的历史,留下的也只有寂寞。

不固执,不偏窄,不抱团,不极端,当人们渐渐看清时,会发现,和平是理性的保障,世界各国亦是如此。

只知道河干了,历史老了,外族来了,谁都想占为己有,只留了悲

伤,遗忘。大家都争着抢着,而文明本身却留下很少,这实在是对文明的不公。

复原的古迹并不能算是文明,新不新,旧不旧,让人无法接受,也许废墟才是历史。

任何一个文化人只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放下那些学术观念,走出房间,都会得到一个想要的成果,都会认识一个新的文明,都会获得一个新的认识。

现代掩盖了古代的遗迹,只是在博物馆中看文物,因此就把给分开了,分开了的文明就是把自字分为两段,古代没有尾,现代没有头。

中华文明不缺少对人生的思考,但太过强调人际关系,潜规则的重要,而忽略了人的发展。太贵重视就成了一种岔道,比起互相尊重,复杂的人迹关系便什么也做不成。单纯的人际关系才能使民族健康的自我发展。中国有好头脑,却被空洞的花哨的东西弄得没有方向,没有没了创意。

如果人们以精神敬仰宗教,它就是神圣的。但如果一个国家的根本是宗教的话,那么它就是发生战争的根本武器,

也许各国之间的惩罚是正义的,但最后受害的还是无辜的百姓,抢走的是财富,争夺的是土地,造成的是混乱,滋生的是恐怖主义。

各种苦难在夜晚下都安静了。

只要愿意一切都延续,故事是把善良与丑恶残暴分成白天与黑夜,善良一直没有断过。只要愿意一切都能改变。

文明的优点不是永远,而是丰富,文明的气息不是苍凉感,,而是历史来渲染他的形态。

对于文化没有衡量得标准,但对生理上的摧残,肯定对心理有着更深的伤痛更是可怕的,文化的尊严没有了。文明不能没有传统,文化传统是文明的真实面目。我们在要求对外来多宽容是,也应该对本名族文化多宽容。

共同的意识创造了共同的语言。

人们从巫术中摆脱出来,走向的是更理性的智慧。

对于宗教的狂热,也就使宗教重回原始的愚钝状态,没有了内在的精神和理性的信仰,宗教就成了邪教。

文明的没落不一定都是因为战争,外族入侵,更多的是早已不分美丑。

文化传统里留下了共同的文化习俗。

抱着精神的文化,追溯着思考。

 

文明的辉煌不是来源何,而是带出去的东西。

匆忙伤害了文明,抓紧时间总进了欺骗。

佛教比起印度教而言,更集中智慧,更是博爱众生,更是人性的觉悟者。

信仰建立在等级上智慧留下了恶性循环。

比来比去,不如保障国家的制度,改正社会风气。

宗教分歧就产生了国际冲突

政治跟宗教毫无关系

宗教可能是文明的开始,更有可能是文明的结束,文明脱离了宗教,文明可以依旧活着,宗教不能取代国家的法制,一旦宗教统治国家,战争就来了。

宗教对自身没有约束力,就毁灭了人类的文明。

不遵守核条例而大量制造,不怕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威胁,必须消灭的国家。

一切作表面现象,背后是国家的贫困,宗教成为邪教,使社会阶级矛盾强烈,人伦道德丧失。

不管哪个国家,那种文明,人民对着原始宗教的崇拜最终的结果就像印度一样,到了印度看到的是贫困,是每天的混乱。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提醒的力量,又是一种屠宰场,让人触目惊心,文化铺设了道路,总是会留下尖酸,文化也就开始凋零,良知没有了光明。

理性才能是国家富强。

社会问题解决不了,就出现了宗教问题,国家失去控制,也就发生了冲突,成为了国际问题。

希望理性能承担起文化的责任。

让过去结束,新的开始是文明的复兴,是理性的清醒。

感谢古代先哲让我们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人伦,学会了道德,知道羞耻,知道掩盖,懂得规矩,恒河早已不在干净,不在神圣。

路边的生活状况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真实情况。

走了一千年吗,蓝色的希腊,灰色的埃及,绿色的波斯,黄色的巴比伦,棕色的印度,红色的中国。文明的悲剧在于无法复兴,缺少理性,沉迷于神秘,割断了历史,人们只能通过参观才能了解昔日的辉煌。

剥夺了健康的生命,只能用萎弱的躯体去承受荒唐,独自在远处流浪,成为外来文明的奴隶。

文明的衰落也与宗教迷途有关,最后被剥夺,成为奴隶文明失去尊严,当智慧出现后又是新的文明。

当文明以野蛮来征服野蛮,一时的雄壮最终会消耗的只剩下皮骨,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定位,中国不喜欢远征,因此当埃及远征西亚。波斯远征巴比伦时,中国活了下来,而其他的文明远征奴役了其他文明,到今天这些文明都只剩下尘埃。

文明的起点是秩序,对于一个悠久辉煌的文明而言,更应该明白,秩序使生活延续下来,使文化成为正力量。

小迷惑使文明自我膨胀,自我损毁,特别是对于宗教,时间一长,就失去了精神,约束信仰,排斥异教,极端思想酿成战争,让人也过的糊涂,除了混乱带来不了什么。

文明留下了秩序却因为保守,丧失了创造,葬送了文明。文明的伟大是要需找新的起点,接受新的群体。大量极端主义和保守注意的事实已经证明不仅难再辉

 

煌,而且最终把文明也葬送在滚滚黄沙之中。

我想,我们应该原谅历史的选择,毕竟我们的祖先教会了我们宽容,民本等自然原则,对后人发出了恒久的普遍,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现代文明当务之急是以一种人性而存在。

我们从自然开始创造文明,最终又以自然回去。

 

李宇翔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