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党中央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身自带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准则》《条例》的颁布实施更是党中央为全党作出的创新制度安排,学新知新、温故知新、推陈出新的压茬学做任务超值繁重,瞄准知行合一、开通关键部位,滋生“造血干细胞”活络通脉显得尤为迫切。 一,摆正“尊崇党章”的虔诚态度,压实坚定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遵崇党章,这个字眼在习主席这次重要讲话中意味深长地出现了三次。这就要求各级和党员干部要自觉尊重和推崇党章,通俗讲就是做到崇拜党章。但笔下了解,不管是过去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还是学贯新的《准则》《条例》,广大党员干部尊崇党章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更没有达到崇拜的地步。掀起新一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务必抓牢尊崇党章这个根本前提。 一是份内要有虔诚接受的态度。认识党在心目中的地位,不能局限于一时一面的失误,也不能凭一会一阵的感情,而要坚持全面的、联系的、选择的、持续的、发展的观点,从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来看,唯有党的领导理论适合中国土壤生长、开花结果,根植思想信党的活水源流;从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保持本色的创新勇气来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长征精神值得赖以随行;从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实践和中国模式、中国现象、中国制造带给世界瞩目的成就来看,党所倡导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值得文化信赖。 二是信仰要有顶礼膜拜的程度。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就会发现党的理想信念处于 “根本大法” 源于流长的“高山之巅”,从信仰的角度加以透视,绝对是党员干部心目中理想的“神山圣水”,坚定党的信仰,思想来不得半点迟疑犹豫,行动不容许一丝折扣缩减,凡是党章党规要求做到的,党员干部要立马做到、知行合一,凡是党章党规要求不能做的,党员干部要悬崖勒马、迷途知返;要充分认清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坚定信仰完全不同于革命建设时期那么简单易行,生活富裕后较没有解决温饱前的坚定信仰更为艰难险阻,特别是市场经济对政治生态领域的冲击影响,有时还夹杂着致命伤,稍有不慎便伦为理想信念动摇、滑坡的“俘虏”败下阵来;尊崇党章就要善于习惯 “把党员当身份看,把党章当日子过”的对表养成,顶礼膜拜的程度就是对信仰秉持“痴情入迷”的意识,党员干部自觉做到“早颂晚念”,习惯“头顶三尺有神明”,充实信仰气场,逼退外浸邪气。 三是行为要有慎终如始的尺度。《党章》《准则》《条例》是党为全党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出的制度安排,逐个条款都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防患未然的警示警醒,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要精读原文、逐句消解,切实在研深弄懂和搞好理论武装上用真功,防止仅有大概模糊、一知半解的浅尝辄止“草率收兵”,在学新知新上留存夹生饭,缺失养成性的理论操作;要通过考试过关的形式对条款强化记忆,方便个人对照检查,在精神意识领域要如数家珍、墨守成规,要采取试点推广、典型带动的方法抓好条款的组织应用,防止过程“变形走样”,保证学知学做的质量效益。 二、培植“习惯监督”的政治素养,创新自发接受监督的常长形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自觉不能代替监督。《准则》指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加强和规范党内生活、推动工作、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一是确立“竖起监督就是把握戒尺”的观点。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这是遵守党中央八项规定最诚恳的教育引导,监督在实质上就是手握戒尺干事,靠“制度量身”、凭“纪律裁衣”,监督也是把党的纪律和政治规距以组织形式挺在前面,保证日常工作和言谈举止的“穿衣戴帽”与党纪靠拢符合;要有“把监督当保护”的意识,自我长鸣“失去监督的权利必致腐败、失去监督的干部必致犯罪”的警钟,自觉维护管党严党治党向好发展的“四种形态”。 二是自觉践行体制监督。《条例》指出,党内监督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察。足以证明,党内监督没有例外,也没有特殊,党员干部只有牢牢把握各种制度的属性、刚性的要求,自觉投身党关于监督制度的创新安排,始终把党的监督领域置于带电的高压线范畴,才能发挥监督的可靠防护和有效作用。 三是让监督成为生活习惯。从习惯监督到监督自觉,最终还要靠文化纽带,党员干部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大潮航行共产主义信仰、弘扬党的先进文化和坚守起道德底线,矛盾与困难将与之长期并行,时时、处处、事事处于艰难的决择和感情的决断中,上升为制度安排的体制监督必将向更为广阔的“八小时以外”空间拓展,习惯监督的文化业已形成。 三、坚强“文化自信”的思想力量,永续洗礼合格党员的活水源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一词在习近平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了10次以上,尤其是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激情豪迈地向世界发出中国“文化自信”的伟大宣言。作为党员干部理所应急实现文化自信,为党的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一要弘扬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建设和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先进文化。下大力继承和发展老庄哲学、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以及长征、延安、大庆精神和焦裕禄、红旗渠精神等等,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克己奉公的高风亮节。党中央在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完成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践自觉;习近平同志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些论述充分彰显出中国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样也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敢于叫响“文化自信”的豪言壮语,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以“中国现象”、“中国模式”、“中国制造”的发展成就为文化自信之源,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影响、削弱和摧毁西方标榜的所谓“普世价值”文化,助推中国向外向西输出文化的发展战略,坚决打硬“文化自信”意识领域方面的反倾销、反占领之战。 二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安排。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党的创新理论必将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在理论清醒上,学新知新、温故知新、推陈出新,用于组织和个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凡是指导掌握的学前知识,越是弄不懂,越要向学习找钥匙和解答案;收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是如此,尽管人人参与其中,但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是初步的、初浅的,因为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党章党规作出的制度安排也永不停滞。新颁布的《准则》、《条例》就是例证,新年度各级必定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新高潮;习主席的讲话更为博大精深,涉及内政外交国防的新发展新理念新战略,正值高频率、宽正面、大纵深的形式席卷而来,身为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只能是提前进行时,甚至要有“加班提速也不一定能搭上学习教育“高铁快车”的“学做恐慌”,要以时不我待、寝食不安的劲头完成学知学做任务,添加文化自信的政治元素。 三要充沛组织生活的活水源流。加强党的建设作出的创新制度安排,《准则》《条例》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战斗力,依据挖掘政治生态的纯洁先进因素,构建新型的战斗组织和同志关系,保持健康肌体和拿起锐利思想武器,是党员干部文化自信的核心元素。树立增强党性是终身“必修课”意识,作为党员时刻向党性发展、靠拢、符合,与时俱进的升级,直至实现党性自觉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必备过程;坚持把党性由组织内核向外拓展覆盖、向工作平台触及延伸;压实传导看齐意识,叫响“我是党员、我有责任”、“看我的、向我看齐”等自励口号,把党员价值和组织文化体现在平时、发挥在关键,努力使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成为实现党风“由关键少数到大多数”发生质变的动力引擎。(省人大教科文卫办公室 崔学军供稿)
来自: 搜狐 ;原作者: 崔学军 豫民网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