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和高考前后一段时间,是我市“活雷锋”赵振建最忙的时候,高铁站、汽车站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记者见到赵振建时,他刚将华府天下的一名住户送到了四季青建材市场。赵振建告诉记者,自己现在住在淇滨区华府天下小区,有一个专门的车位,竖着留有他电话号码的牌子,小区里谁有急事需要外出,都可以打电话给他。 “在八矿工人村居住的时候,义务接送工人村的孩子上下学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没有孩子需要接送了,我就想通过开顺风车,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赵振建说。 据了解,赵振建之前在煤场上班,后来由于煤矿效益变差,基本上断了收入来源。现在家里的主要收入是妻子吕小红摆摊儿做小买卖赚的钱,每个月只有2000多元。 收入微薄并未阻挡赵振建做公益的脚步。2016年春节刚过,还处在春运期间,赵振建在淇滨客运总站做公益时看到一名45岁左右的女士,面容憔悴、行动不便,在一名亲人的陪同下焦急地等车。赵振建走到她们身边,得知她们要去鹤壁东站,立即表示可以免费送她们过去。“她们坐上了我的车后说是要乘高铁去北京看病。”赵振建详细询问后了解到,两人还没来得及买票,便把两人在候车室安置好,又替两人买了票,最后将她们送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 “等车的时候,那名女士一直紧紧握着我的手,对我表示感谢,还要给我车费。”赵振建一口拒绝了,只是说,“你到北京好好看病,送你上车是我的荣幸,以后我还会在高铁站接送人,有需要可以再找我。” 赵振建平日主要帮助老人、残疾人、学生乘坐顺风车,范围一般是淇滨区和山城区,郑州也去过。 “2016年8月底,小区里有人将我的电话号码给了4名大学生,他们联系到我,想让我把他们送到郑州大学,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赵振建回忆,当时开了2个小时的车,学生们觉得不好意思,要求给车费或者给车加满油,但他都回绝了,只是和4名学生一起吃了顿便饭便驱车回来了。 2002年至今,赵振建的“雷锋车”从曾经的三轮车、面包车,过度到了如今的小轿车,赵振建平均每个月拉30余人乘坐顺风车,14年间行驶6万多公里。 “现在,我平日出门都骑电动车,这样可以省一点儿油,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采访中,记者看到,细心的赵振建还在车里准备了塑料袋,说是为了让有些乘客晕车时使用。 2015年,赵振建发动私家车车主组建“雷锋车队”。目前,已有15辆较为固定的车,在高考、春运期间开展“雷锋车”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在赵振建的熏陶下,女儿赵婷今年也加入了团市委的春运志愿者队伍,将在春运期间帮助更多的人回家过年。 “将来等我的车子报废了,跑不动了,我就去当交通协管员,在学校门口引导孩子们过马路,继续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赵振建由衷地说。 (鹤壁文明网)
来自: 鹤壁文明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