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金融频道 访谈 查看内容

金融改革跃动河南节奏

2017-3-13 19:11 | 评论: 0|来自: 中新网河南新闻

摘要:   河南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泽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金融体制改革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举国关注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强调要“稳控金融风险”,更指出要“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 ...
 
 河南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泽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金融体制改革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举国关注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强调要“稳控金融风险”,更指出要“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

  在过去的2016年,我省积极推动“金融豫军”发展壮大,大力实施“引金入豫”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关切,2017年河南金融业又将如何抓好落实,助力中原更加出彩?本报特邀多位省内金融监管部门和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共话发展。

  引领全省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金融机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序化解处置突发风险点,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2016年,在中国银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银监局出台支持实体经济“二十条”措施,力推1284家企业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开展帮扶企业“暖冬行动”。全省银行业贷款余额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341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省银行业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守住了风险底线,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2017年,我局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严从实、求质求效”,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指导全省银行业主动对接河南“国家战略”,助力“四大攻坚战”,发挥债委会重要作用,支优帮困“去产能”;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房地产“去库存”;稳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支持企业“去杠杆”;指导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强化小微、“三农”、扶贫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补“短板”。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紧盯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七大风险,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整治金融乱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全力提升银行业改革开放水平,以推进全省农信社改制为重点,完善机构体系,持续深化全省银行业体制机制改革。
  
  秉承家国情怀助力中原崛起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国有大型银行要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6年,中行河南省分行通过各种途径为全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超千亿元。同时,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行创新贷款模式18种、产品24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均列四大行首位。此外,积极支持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牵头组建了全省年度最大跨境并购项目——洛钼集团41.5亿美元跨境银团贷款,国际结算市场份额始终稳居省内同业首位。为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献策献智,向省政府呈报《中国银行服务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围绕金融精准扶贫,在全省银行业中创新推出“光山金融扶贫模式”,将直接带动21个乡镇、39个贫困村、56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未来5年可间接带动1万余人就业。

  2017年,中行河南省分行将继续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发展资产证券化,帮助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积极助力国企改革,对有市场、有前景、影响力大但暂时困难的企业,通过展期、债务承接、资产重组等方式给予帮助,支持企业走出困境。今年3月29日,我行还将举办河南工商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对接会,为工商企业开展跨境技术合作、寻找商机、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帮助。
  
  积极助推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2016年,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围绕“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结构转型”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两条工作主线,主动作为,创新驱动,较好地发挥了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职能作用,全年总承保金额约46亿美元,服务出口企业近1100家,全年处理理赔案件291件,支付赔款1517万美元,帮助企业实现赔前减损和赔后追偿3157.4万美元,为推动河南持续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7年,我们将立足河南开放格局,适应把握新常态,深入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和国务院下达的第七次短期险国家专项任务,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受益面,全力服务外贸优进优出,积极支持“三去一降一补”,重点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业务,稳步壮大全省小微出口企业统保平台,并加大对自主品牌、新兴产业、国际营销网络、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关键领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落实重点项目服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用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走出去”风险统保平台,全力推进河南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积极扩大保单融资,加强产品和业务流程创新,为决胜全面小康和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更大力量。
  
  助力医改服务民生保障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两次提到大病保险:一是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符合规定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二是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这是对这项民生保障制度的肯定,也是对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障事业提出的明确要求。

  中国人寿参与大病保险工作以来,以服务民生为己任,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建设智能监控体系,打造“15分钟保险服务圈”,实现了群众满意、政府放心、公司发展,受到广泛赞誉。2016年,我公司在全省16个省辖市、7个省直管县(市)开展大病保险工作,为7154万群众提供大病保险保障,覆盖全省近3/4人口,累计为27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9.13亿元,有效减轻了群众重病、大病医疗负担。

  2017年是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合并的关键时期,下一步,中国人寿将按照要求,全力配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政策出台并做好宣传发动,突出专业化建设,强化服务管理。积极探索“保险保障+健康管理”,提升政保服务专员服务品质,全面推广医疗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实行省级集中支付管理,实现省内异地直接结算。同时,我们还将积极落实与省扶贫办签署的保险精准扶贫合作协议,勇担社会责任,有效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聚焦“三农”树立农村金融服务新标杆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属地方法人银行,中原银行肩负着推进实施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正积极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要求,致力改善和保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实施精准扶贫。

  今年年初,我行提出“上网+下乡”发展战略,把服务农村居民、落实普惠金融作为全行的战略工程推进。2月28日,我们与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建设中原格莱珉银行,计划利用中原银行的网点优势、平台优势和资本优势将精准扶贫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

  截至目前,中原银行已建设惠农服务点约800家,2017年将继续推进建设,争取实现省域网点全覆盖,2018年底计划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截至2016年末,我行涉农贷款余额约400亿元,其中包括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农户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此外,我行积极创新探索“兴农贷”“惠农贷”“光伏贷—幸福顶”“林权及两权抵押”等几款农贷产品,目前已在全行范围内推广。

  未来,中原银行将积极实施县域支行、乡镇支行、惠农支付点和村镇银行“四位一体”体系建设,在农村探索引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努力破解“三农”融资难题。中原银行惠农服务点和“格莱珉模式”将植根全省农村地区,切实助推精准扶贫,助力“三农”发展,帮助打通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进一步强化农信社服务“三农”功能

  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功能。2016年,我省农信社紧紧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全力服务“三农”发展。全年各项贷款余额达6018亿元,占全省银行业贷款市场份额的近1/5,其中新增涉农贷款455亿元,余额达到5372亿元,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89.27%。金融扶贫贷款余额达到86.86亿元,支持贫困村4930个,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4.18万户,支持产业脱贫企业381家,扶贫贷款投放量占三家主责任银行的91%。

  2017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全省农信社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三农”功能,努力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一方面,大力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计划新增各项贷款65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实现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占比不低于上年的目标;另一方面,坚决打好金融扶贫攻坚战。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金短缺企业应贷尽贷、能贷尽贷。全年计划新增金融扶贫贷款80亿元,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00亿元;此外,继续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加快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建设和ATM、POS机布放。积极推广“金燕快贷通”系列产品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积极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抵押贷款。加大推进“银铁通”机具布放力度,确保年底前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
  
  争做农业保险规范创新发展引领者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农业保险成为下笔较重的保险之一,特别提出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这说明农业保险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中原农险作为地方国有企业,从成立之初,就把服务河南“三农”发展作为首要责任。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险姓保”,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对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服务河南“三农”发展方面作用凸显。我们积极在产品、服务、模式等方面加强创新,结合新农主体需求、特色农业发展、扶贫攻坚需要,积极研发新产品,改善河南农险产品供给,开展小麦区域产量保险、蔬菜保险、农业设施保险试点,并围绕地方名优农业产品试点固始鸡保险,为公司下一步拓展市场探索了经验。

  2017年,我们将以服务河南农业现代化为中心要务,深度挖掘市场潜力,提升种植险业务竞争优势,扩大林业和特色种植业务,布局拓展花生保险业务,开展小麦收入保险和重要农产品收入保险,实现养殖险业务全面发展,试点开展高保障育肥猪保险、肉牛保险和肉羊保险。通过创新带动,聚焦突破,争做农业保险规范创新发展的引领者、河南农业风险保障体系的主力军。
  
  做大做强不良资产业务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要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狠抓不良资产业务,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利用多种金融产品,帮助企业去杠杆、降成本。截至2016年底,中原资产累计收购处置农信社、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各类不良资产规模214.4亿元,处置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均位列全国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第一梯队。其中,中原资产先后成功参与24家农信社的改制工作,筹集资金90.6亿元。积极参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包收购处置,累计收购数十家法人银行金融不良资产105亿元。累计收购非金融类不良债权73.71亿元,解决了25家企业的短期资金流问题。此外,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手段,解决企业资金缺口,2016年累计投放资金达268.19亿元。

  2017年,中原资产将继续做大做强不良资产业务,加大推动农信社改制工作,积极参与谋划统筹解决全省农信社置入资产处置、不良资产处置、战略性增资扩股的改制方案。加快推进与市级政府合作设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的步伐,推动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深入开展。抓紧制定与各法人金融机构开展总对总的合作方案,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新网河南新闻
来自: 中新网河南新闻 ;朱亚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