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公益 公益人物 查看内容

田开喜:为村民种下“摇钱树”

2017-3-13 19:32 | 评论: 0|来自: 新乡文明网

摘要:   田开喜,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河南省卫辉市人。高级经济师、注册策划师。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民革新乡市委委员、新乡市工商联常委、民革卫辉支部主委、卫辉市政协提案 ...
 
田开喜,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河南省卫辉市人。高级经济师、注册策划师。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民革新乡市委委员、新乡市工商联常委、民革卫辉支部主委、卫辉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卫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

  “政协组织前面冠有‘人民’两字,充分说明了作为政协委员的职责和社会担当。”这是河南省政协委员、卫辉市政协常委田开喜常说的话。成为两级政协委员十几年来,他不仅尽心履职,建言献策,更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带领群众致富,弘扬社会正气等方面做出不少努力。

  “送一筐苹果,不如栽下苹果树”

  在河南省卫辉市山区的狮豹头水库一带,如果登高俯望就会发现,在植被稀疏、山石裸露的重峦叠嶂中,跑马岭一带却被郁郁葱葱的青松绿树环抱。为给贫困乡亲们栽下这些“摇钱树”,十几年来,田开喜带领乡亲们用铁锹、水桶和毅力,使这片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

  田开喜家境困难,上世纪80年代末下海经商,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后,开始考虑带领贫困的乡亲们走上致富路,从1996年起,他先后向贫困群体和贫困山区捐款捐物累计达50余万元。然而,一次次的扶贫并没有让山民摆脱贫困。“送人一筐苹果,不如为他们栽下苹果树。”田开喜决定改变扶贫思路——变输血为造血。

  他经常帮扶的狮豹头山区虽然是省级贫困乡,但这里有一座碧波荡漾的中型水库,守着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当地山民却“捧着金碗要饭吃”,因此他选择以旅游扶贫为突破口。“要想富,先栽树”,让荒山秃岭尽快绿起来,变成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何愁周边的乡亲不能脱贫致富?

  为了这个梦想,2003年3月,田开喜背着行李,带领乡亲们正式驻扎在山上一处羊圈里。栽树离不开水,就从山脚下的水库里往山上背;没有电,晚上点煤油灯制定规划。山上荒无人烟,异常艰苦,但田开喜没有退缩,凭着坚定的信念,栽下一棵棵树苗,种下一片片灌木,他还引导乡亲们栽植很快能“变现”的中草药。之后又带领2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修台阶、垒石岸、建亭台……过后一算账,他已经出资了上千万元。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的跑马岭拥有许多金字招牌:旅游扶贫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级风景区。直接受益者就是周边村庄的老百姓,他们发展餐饮住宿农家院,搞山区土特产种植加工等第三产业,还有的在景区上班挣工资。现在家家吃上了自来水,不少村民盖起了新房,买了汽车,人均月收入由原来的三四百元提升到现在的近两千元,一个穷山村靠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让富起来的乡亲们净化心灵

  “人要刷牙、洗澡,为的是洁净身体,但心灵该如何净化?”怎样让富起来的乡亲们净化心灵,摒弃不良习气,田开喜开始考虑“精神扶贫”。离山区十几公里就是亘古忠臣比干墓,清朝“割肉疗亲”的孝道故事也发生在附近的小山村。为国尽忠、尊老敬德、廉洁奉公、感恩社会,受这些身边的事例启迪,他终于找到净化心灵的金钥匙———感恩文化。

  弘扬感恩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了这个目标,他到处奔波游说,得到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为了打造感恩文化载体,田开喜带领乡亲们又开始了以“忠孝故里,德廉双馨”为主题的三个园区建设:以比干、岳飞为代表的忠义园;以古今廉洁人物和《爱莲说》为典范的“清廉园”;以“割肉疗亲”雕塑为标志的“孝亲园”。通过让群众参与互动的方式,向社会弘扬正能量。他本人还经常到各处作“学感恩,做好人”主题演讲。近两年的重阳节,他发起了“感恩父母,千人浴足”活动,几百名青少年当场为父母长辈洗脚,感谢哺育之恩,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如今的跑马岭不仅是河南省感恩文化教育基地,还被卫辉市纪委监察局定为廉政教育基地。

  围绕农民脱贫有效履职

  从2002年成为河南省政协委员至今,田开喜围绕促进河南快速崛起建言献策。以2013年为例,他提交的五份提案内容与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加大山区旅游开发财政支持力度,助推贫困山区农民致富》、《加强规范城乡消防工作,减少不安全因素》、《规范交通安全标志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等,得到了省政府主管部门的肯定,有的已开始实施。

  作为卫辉市政协常委,他立足于促进卫辉发展大局,建真言、献良策。2000年,他通过走访调研,提出《关于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及时对相关文物古迹进行修缮,有四处文物景点升级为省保单位;2006年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建议,推动了望京楼进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008年他跋山涉水,对卫辉市深山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写出《关于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山区大旅游圈》提案,为全市制定《卫辉市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如今在卫辉市北部山区,新增的四个景区已形成集中连片态势,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起到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山民脱贫致富的作用。

(新乡文明网)
来自: 新乡文明网 ;朱亚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