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长出来“镰刀”? 别吓我,那到底是个啥? 近日,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就诊。他一段时间内,右眼出现眼红、眼疼、视力模糊,家里人以为是红眼病,就用了一些消炎药水,后未见效果且症状逐渐加重,突然右眼光感消失,就立即至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急诊以“真菌性角膜溃疡”收入眼科治疗。 入院后,医生对患者进一步眼科查体,B超提示右眼球萎缩,右眼视网膜脱离。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眼病变时间较长,右眼球保留价值不大,为防止进一步感染,行右眼内容物摘除+义眼胎植入术。 术中送检眼角膜微生物培养以明确病原菌,根据病人临床诊断,进行真菌培养,检出镰刀菌。 你没看错! 一种叫“镰刀”的真菌! 镰刀菌,因其产生的孢子在显微镜下弯曲形似一个一个的镰刀而得名,是引起角膜溃疡、角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可引起角膜镰刀菌病、镰刀菌性内眼炎等,常因眼角膜擦伤或碰伤,镰刀菌侵入角膜而发生感染。 眼睛里为什么会有这种真菌呢? 角膜是眼球最表面的一层透明的薄膜,经常暴露在空气里,接触病菌机会较多。角膜擦伤、异物损伤、倒睫、沙眼等可引起感染而致角膜溃疡,其中眼部植物性外伤,即树枝、稻草等刺伤容易引起角膜溃疡或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其中一种,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表现为眼部疼痛、畏光、红肿、视物模糊,检查可见角膜有溃疡面、脓性分泌物,继续发展可有前房积脓,更严重的可引起角膜穿孔,导致失明。 在临床上,真菌性角膜炎也较为常见。这也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不同于细菌性角膜炎,较难诊断,容易误诊,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有眼外伤、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角膜炎症及干眼症等情况时,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 眼部受过植物性外伤者要及时到眼科进行排查,争取将角膜炎扼杀在摇篮中。如有异物入眼,切忌用手揉,应设法流泪,让异物随眼泪排出,或者用纯净水冲洗,如仍有不适感,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另外,不正确的佩戴隐形眼镜,也会增加患真菌性角膜炎的风险。 听到好忐忑,赶快忽闪下我的大眼睛,以后更要好好保护你哦!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来自: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赵子君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