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把温暖送给真正需要的人——关注弱势群体的话题引发市民热议

2014-10-21 10:14 | 评论: 0|来自: 鹤壁网

摘要: 鹤壁网-鹤壁日报消息 (记者 汪丽娜)10月13日本报一版评论《让鹤壁人民的幸福生根开花——六论“以改革促提升不断把鹤壁发展推向新高度”》指出,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疾苦,健全社会救助机制,让每一个 ...

鹤壁网-鹤壁日报消息 (记者 汪丽娜)10月13日本报一版评论《让鹤壁人民的幸福生根开花——六论“以改革促提升不断把鹤壁发展推向新高度”》指出,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疾苦,健全社会救助机制,让每一个鹤壁人都不会受冻挨饿。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话题,在读者中引起了共鸣,近日许多市民向记者表示:“弱势群体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他们。”“政府对弱势群体十分关注,出台了许多好政策,关键是要落实到位。”“帮助弱势群体的信息一定要公开透明。”

政策落实到位,把温暖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什么是弱势群体?不少市民表示,弱势群体在财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网友“小乔的春天”直言不讳地表示。

“政府对弱势群体十分关注。”网友“天空有片云”的话是有感而发,“有次我去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到市委书记到学校视察,还作了批示,要对特殊教育进行扶持。”

不少市民和天空有片云”有一样的体会。10月16日,记者在市民政局救助办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十分忙碌,他们正在核对新一批申请救助的家庭成员信息。救助办主任马金荣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我市争取上级各项救助资金1.55亿元,用于救助困难群体。“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还筹集临时救助资金253.46万元,共救助困难群众885人,有效保障了临时困难群众的生活。同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二次救助。”马金荣介绍。

对于我市相关部门所做的救助扶持工作,绝大多数市民都很认可。淇滨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迎宾社区居民赵文伟说:“我市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的政策措施是好的,关键是要落实到位,把温暖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国家出台的政策,对弱势群体比较注重。”一家基层医院的工作人员王华玲反映,“我在医院上班时见到,有的病人经济条件很差,却没有低保,我看到后感觉很心酸。这是真正有需要的人,为什么享受不了低保?再好的政策也需要落实到位才行。”

加大投入力度 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

淇县扶贫办主任薄报亮长期和弱势群体打交道,他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并建立与物价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适时提高弱势群体保障标准,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要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建议政府提高对工会组织救助困难职工配套资金的比例,让更多需要救助的职工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市总工会社会保障部部长李丽也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我们要加大对患大病的困难职工家庭的救助力度,充分发挥大病救助和职工大病互助基金互补的作用,着力解决职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李丽还建议:“政府可以指定一个红十字会以外的机构,比如工会、妇联、团委来接收社会捐助,聚集更多力量和资金开展有组织的捐助、救助活动,构建全方位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体系。”

网友“大梦几春秋”认为:“我们可以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应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政策信息公开 确保各项救助准确送达

“我们小区有户居民,孩子快要成家了,家里还有个老人,条件很差。他们的房子只有40平方米,身边人都感觉他家特别穷,而他却没有申请到廉租房,我们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淇滨区黎阳路街道办事处颖秀园社区居民贺新梅向记者反映了这件事,“是不是这户居民不了解有关信息?如果廉租房分配的信息再透明一些,让大家都清清楚楚,就更有利于开展救助弱势群体工作。”

“政策救助是传递正能量的好事,有时群众是苦于信息不对称,不了解情况而产生了误解。”网友“随风飘过”表示,他在10月17日的《鹤壁日报》上看到,2011年以来,我市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76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42个。“看到报道我感觉非常振奋,马上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我们关于救助弱势群体的信息都及时报道和公示,群众就会更支持了。”

马金荣也表示,有时候救助不及时,是因为信息的“短路”。她谈道:“我们应该加强部门联动,提高信息核对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确保各项救助都能及时、准确到达弱势群体手中。”

有效整合资源 实现救助效能最大化

淇滨区黎阳路街道办事处怡乐园社区居民程文峰是位热心市民,经常资助困难人群。他表示:“个人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单靠个人对弱势群体进行救济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建议政府可以按年龄等进行层次的分类,对弱势群体进行不同层次的救助。

“政府可以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救助资源,对各类单项救助制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规范,使各项救助制度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避免多头申报、多头救助、缺失救助,实现救助项目互补和救助效能最大化,救助信息资源互通共享。”薄报亮建议从机制上改进救助工作,“政府应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多渠道社会救助筹资渠道,加大多元化社会救助力度。同时,积极发挥慈善总会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慈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送温暖、献爱心。”

针对许多困难群众提到的看病难问题,马金荣建议将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相结合,充实救助资金,增强救助效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我们还可以发挥政府职能,通过乡镇、街道设立的社会救助受理申请窗口,为遭遇急难问题的群众提供‘绿色通道’,及时救助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困境的居民。”她建议。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采访时,许多市民建议通过就业促进,积极推动弱势群体中失业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从而使他们做到自尊、自立、自强,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关于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新增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和鼓励弱势群体就业。”薄报亮建议,“扶贫部门在工作中应重点吸收享受低保待遇的特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参加项目带动和就业,并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加强与其他救助政策的衔接,通过扶持,帮助救助对象脱贫致富。”

来自: 鹤壁网 ;不离;不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