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元旦节,本是与家人团聚的小假期,但在我市城区内河整治的工地上,到处闪动着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施工场面热火朝天。 市委书记王战营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提出,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中心城区内河水系截污清淤、水面扩增,大力建设生态湿地,提高植物净化能力,解决水系调蓄、稀释难题,逐步消除不达标河流、改善水环境总体质量、保障饮水安全。这为水利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使我市水利建设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如今,日月湖旁,市民们有的随着音乐的节奏或歌或舞,有的伴着笑声放飞手中的风筝,还有的三五成群环湖而行……尽情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 坚持治水 全面促进绿色发展 “真是没想到,现在,家门口一下多了这么多亲水赏水的地方,晚上周末都可以带着家人出来转转,感觉太好了。”市民高富亮说。 为了加强水环境治理,今年,我市围绕市域主要骨干河流包河、东沙河、运河、万堤河、大沙河等水体进行综合处置。采取调引黄河水进行生态供水,联合调度闸坝,科学安排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促进市区河道水体流动和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与分解,全力配合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商丘,正在凝心聚力大打水利建设攻坚战,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以持续提升水利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以重点水利项目争取和建设为抓手,撸起袖子加油干,快马加鞭奋力赶,确保全市水利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开足马力 全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三月的商丘,乍暖还寒。水利建设却是热火朝天,兴修水库、渠道。放眼望去,一条条新建的渠道,蜿蜒田间;一座座加固的水库,碧波荡漾…… 今年年初,我市以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掀起了春季水利建设新高潮。为做好“水”文章,我市围绕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做好防洪减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目前,惠济河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和包河、东沙河、大沙河、太平沟、蒋河等11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已被列入水利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编制的《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围绕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做好水源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积极配合省水利厅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各项专题报告。围绕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做好农田水利项目前期工作。高效节水灌溉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三义寨引黄灌区节水续建配套与改造2017年度工程等项目已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加快了在建重点水利工程。 目前,马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泄洪闸、灌溉闸和主坝(河南段)、副坝上游护坡已基本完成,截渗墙、副坝下游护坡等正在加快实施,累计完成投资7450万元,除险加固后,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恢复总库容2569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00万立方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民权县小堤河治理工程已顺利完工,疏浚河道25公里,重建桥梁13座,共完成投资2170万元;虬龙沟、沱河治理工程完成过半,疏浚河道44.6公里,26座桥涵闸正在加快建设,已完成投资1700万元。黄河故道治理工程,计划疏浚河道9.1公里,重建桥梁4座,总投资1799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3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已完成投资2190万元,受益人口4.06万人,其中受益贫困人口3.15万人。 节水灌溉 促使农业增收增效 走进民权县万亩粮食产业示范基地,放眼望去,新修的一条条田间河道纵横交错、沟渠相连,绿油油的小麦在春日暖阳映照下散发出扑鼻的清香…… 我市是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水利兴,则农业稳,农田水利的保障作用及地位尤其重要。 为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我市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项目资金为引领,千方百计创新方法,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打新井修旧井,疏挖斗农沟渠,修建桥涵闸,疏通田间“毛细血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完善灌排工程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疏浚河道190公里,清淤沟渠860公里,新打机井1850眼,维修机井1320眼。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除涝面积11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 “现在浇地太方便了,一块农田都有好几口井,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为了浇个地要拿着铺盖在地里等上几天。现在只要拿着卡,自己就能浇了。”在宁陵县柳河镇胡庄村,村民陈伟高兴地对记者说。 如今,商丘的水利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出防洪减灾、农田灌排、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水网体系,并初步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需能供、洪能防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商丘,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水的旋律中崛起……坚信2017年的商丘,必将在新一轮水利建设发展浪潮中再谱新篇。 (网易河南)
来自: 网易河南 ;原作者: 孔慧 陈嘉祯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